每周我都要去给北京市某幼儿园的老师们上一堂书法课。
以前,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对幼儿园老师的印象还停留在自己的幼儿时代。认为在幼儿园里照看孩子、教教小崽子们一些简单的东西,是任何一个普通妇女都能干的事情。
到了这家幼儿园,我才知道,这里所有的幼教老师,学历都在大本以上。而且,在关键岗位上的老师,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
来上课的老师们一个个冰雪聪明,智商极高,远不是我以前想象的那种样子。
我以前参观过瑞士的幼儿园,感叹过瑞士的孩子能在那样好的环境内度过童年时代。心想我国的孩子如果能在有人家一半的情况下成长就不错了。
可是,看了这家幼儿园,我觉得他们的硬件设备比起瑞士的幼儿园只高不低,而且,师资力量、常规管理和教学课程也跟硬件非常匹配。
真是今非昔比啦!
昨天晚上,我给老师们讲完了课,穿过走廊时,路过一个叫“蕾蕾1班”的教室。陪同的老师告诉我,在“蕾蕾班”的都是5岁的孩子。
我注意到,“蕾蕾1班”的门口有三排小鞋架子。先是那一双双可爱的、稚趣无限的小鞋巴儿吸引了我,让你似乎看到了一群在白天穿着这些鞋蹦蹦跳跳的娃娃们。我数了数,一共是21双鞋,也就是说,这个班有21个孩子。
很快,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即这21双鞋,居然没有重样的。
这就让人有点意外了。
我知道,这家幼儿园主要在就近招生。也就是说,“蕾蕾1班”的这21个孩子无非都是附近区域内居民们的孩子,家长们给孩子买鞋,你不能排除个别鞋是从别处买来的,但大部分还应该是从附近商场买来的吧?而21双同年龄组的鞋没有重样的,只能说明两个问题:1、市场上童鞋供应的丰富性。2、家长们选鞋的审美个性不同。
我想起小时候待过的大院幼儿园。那时是供给制,孩子们都穿一样的衣服一样的鞋。幼儿园的老师也都是军官们多少有点文化的家属。幼儿园的设备在当时就算最高档的啦,有苏联玩具、幻灯机,但跟人家这家幼儿园相比,只能用土的掉渣来形容了。
时代真的不同了,我们下一代的成长环境也不同了。我不知道,穿着这些不同的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在未来会走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的路来?
这家幼儿园条件真好,老师真棒!但愿我们的幼儿园都像这样!
祝福穿着不同鞋子的小朋友们茁壮成长!
童年衷心感谢兔师对天伦之乐幼儿园的鼎力相助!
童哥客气啦,应该的!
小豆子好,同安!
梧桐好!
老范,周末快乐!
我们早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