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我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前来到了饭店。可以想象得到10多年后的相见是多么的热闹!大家忘记了现在的年龄,忘记了地点场合,丢掉了寒暄与矜持,远远的就冲了过来,相互拥抱、捶打,眼中浸满了快乐的泪花,连彼此呼喊着外号都觉得是那么的亲切。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可我们岂止是一台戏!
席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抢着回忆我们那年从农村的各个公社选调到纺织系统工作的情景,体会着曾经作为工人阶级一员的荣光,热议着“三班倒”织布挡车工的辛苦和集体生活的快乐,诉说着各自返城后的工作和家庭状况……尤其是对那段当农民、做工人的经历记忆犹新、终身难忘!说来也奇怪,那时织布挡车工每人负责好多台织机,相当于每天步行几十里路。可我们并不觉得苦和累,似乎也不懂得什么叫苦、什么叫累,只知道每天按时上下班,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车间、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就这样,也没有人感到生活索然无味、寂寞难挨,大家每天叽叽喳喳的,精力充沛的不得了。到了星期日也没有人在宿舍里睡大觉,或东窜西遛,或结伴步行到外面各公园去游玩。想一想,那时侯真是年轻精力旺盛啊。怪不得有人说年轻就是财富,这话一点儿不假!
虽说织布挡车工是熟练工,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挡车工,也不是件易事。那必定是思维敏捷、手脚麻利、动作迅速、处理问题果断的人。可以这么说,凡是干过挡车工的人,不论以后再干什么工作,或是把她放到任何一个岗位上,那都是响当当、顶呱呱的。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挡车工这一行当,不仅练就了一个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还练就了干工作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干脆利落的过硬本领。直到许多年以后,一提起我们这批知青工来,无论是厂领导还是老工人,仍然都会树起大拇指,称赞我们是建厂以来所招的人数最多、素质最高的一批徒工。时至今日,一说起当年在一起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家竟还是那么的熟悉与亲切,那么的兴奋与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大家的言谈话语之间仍洋溢着快乐与激情,仍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不但餐桌上的饭菜没有吃完,大家的话也远远没有说完。可服务员小姐却来催促了,说下午有婚宴希望我们能配合一下。无奈,大家只得悻悻离开,分别时相互留下了联络方式,相约今后不但要加强联络,还要每年起码聚会两次。
我期盼着知青工友兄弟姐妹们的再次相聚,我们也一定和网上的朋友们一起,将青春进行到底!相信大家也都是如此。
工友相聚真热闹,
青春活力今更骄,
增强联络多交流,
网络最是开颜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