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公历7月,正是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这句“七月流火”猛一看上去确实像是在形容盛夏炽热的气温,再比作迎客的热情,也可说是顺理成章。
然而,致辞的校长恐怕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让很多人的脸热得发烫。因为,此“七月”并非盛夏的七月,“流火”也不是在说似火的骄阳。
那么,“七月流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中,七月非公历七月,而是指农历,如果换算为公历,那就相当于8、9月份。“火”指的是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大火星则是一颗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也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边落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也就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了,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作为传统文化知识的一部分,这在高中时候就应该掌握。
这位尸位素餐的校长真该自己主动一头撞死算了!
丢人!
话说三千年前,周成王下面有一个豳(bīn)国,在今陕西省彬县。豳国很早以前是周民族的农业文化发祥地。那时历法尚未完善,指导农事活动要靠观星。每年夏末,一颗名叫火的红星 天蝎座阿耳法星,蝎心 ,端端正正出现在正南方天空。凭着祖传观察经验,农夫知道夏天完了,秋天来了,一年中最忙的秋收时节到了。
匆匆又是数日,秋夕同一时刻,农夫又看南天,发现那颗大火较之数日前向西移下坠了。又过数日,西移下坠更甚。一个月后的同一时刻,再看南天,大火已移坠到西边地平线上,太低,翳于云雾,遮于山岳,看不见了。各位看官,这个过程就叫“七月流火”。仅此一解,不可有二。水向低头曰流。大火向西移坠也在流啊。火在这里独禀内涵,其义特殊,专指天蝎座阿耳法星,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为心宿二,绝非“赤日炎炎似火烧”之火。望文生义,会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