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考察中我们看到了,延安建新区,不是喜新厌旧的新老城区剥离,而是新老城区融为浑然一体的无缝对接,相互促进的相得益彰。
所谓把延安城搬上山的山,并不怎么高,基本还属高原地貌。削平了山头,就可以使连接他们的公路坡度平缓下来,而公路两边的开发也不可能闲置,公路通百业兴嘛!快捷交通可以建轻轨、地铁,步行道、登山路,以一座山体公园来连接,真正让人羡佩,设计者匠心独运的大胆创意。
而新区的填方区,本来是存在一种沉降的隐患。但留下来建公园绿地、植物园什么的生态工程,我以为更符合新世纪绿色城市的目标。我甚至想,我们的新延安,为什么不能创造一项城市绿地公园占地面积比例最高的中国之最呢!再现陕北好江南的绿意婆娑,不让当年的“花篮的花儿香”的南泥湾专美于前。
填方区综合利用,我以为还可以留一两个人工湖,只要解决渗水问题,延安新城就是一座山水之城。一座城市得水而悦,得水而媚。城市中聚一泓碧水,云影波光,空翠新沐,让每一位来这里的宾朋都会从这曾经干旱的陕北感觉到,水光潋滟出的湿漉漉的滋润,这该是多么地富有诗意。
还可以利用填方区建地下战备仓库,人防工程等等大型设施。接近地面处还可以建停车场呢?以及建地下不夜城、商业娱乐中心等等。有些沟壑是可以经巧妙改造后利用的,不要一味追求一马平川,新区有起有伏,高低错落,有山有水,只要不影响中心功能区和交通就行。市内道路,遇填方区可预留地下通道,尤其是十字路口形成立体交叉,不用等城市发展起来了再开挖。这样作肯定省线,有时候的因地制宜,也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并非卖地那么筒单,棋看三步嘛!无非是先在纸上谈兵作好规划。
我是对延安新区有点入迷了,爱之切,也就可能异想天开,有些所谓建议也就难以完全切合实际了,也可能成了事后诸葛亮。但我无非是想尽点心,如果能抛砖引玉,总结出点经验也很好。
再有,网民们曾经的怀疑,甚至发生过恶意漫骂这些不愉快的事,但一件事物存在着两个方面。我们如果在新区开发中加强廉政建设,把反贪反腐战线前移,绝不姑息养奸,首先对贪腐行为起到一种威摄作用。我们敢不敢发宣言:延安新区建设的千亿工程不出大贪官呢?!树立为官清廉新风,在经营土地,工程招标,工程质量诸方面,建立建全规章制度,不留一丝一毫漏洞。那就会堵住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嘴,让谣言消失于无形。
所以参与新区建设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们,更要经受廉政方面的大考验
“心旷神怡天上城,满目绿意画中游。”可以期待的是,一座美丽的现代化新城即将屹立在世界的眼前。但中国之梦需要一项一项来实现,而等待我们的是,同志仍需努力。
因为他们知道,成绩已经属于过去,而面对的仍然是机遇和挑战,风雨和考验。为了梦中的延安新城,他们追求无限,编织锦绣,编织希望。在新的起点上重新谱写着一曲曲新的篇章,再夺制高点,再创新辉煌。
四,
延安新区很快将迎来下一阶段的城市地面建设。考察研讨介绍情况时,新区管委会的领导提出让我们采风团成员们,为新开发成的北区和东区起个好名子,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首先是位于清凉山的北区,我以为顺其自然的命名叫清凉区应该不错。陈毅《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云:“众星何灿烂,北斗驻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他还有一句:“万众瞩目清凉山。”看来,清凉山名头是很响的。
清凉山得名于佛教教义,意为从世俗轮回中解脱出来到达清凉的涅槃理想境界。而清凉给你净土般梵境的纯。佛经中清凉主要是与世俗的烦恼相对照的,佛家认为烦恼是热毒,由过多欲望和杂念所造成,而佛法正可以解热毒烦恼,使人如入清凉世界。大诗人苏东坡有:“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浇尽烦恼毒。”
清凉也是一种心境,苏东坡还在《念奴娇.中秋》中有:“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加上清凉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佛洞石窟,还有大宋名臣范仲淹的范公祠。祠内门匾上书 “宋朝人物第一”。
王安石尊范仲淹为:“一世之师”; 司马光评范仲淹是:“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吕中则说:“先儒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
今之宝塔山下摩崖石刻至今仍有范仲淹之亲书笔迹,赫然在目:“嘉陵山”之题词。
再就是东区,史志记载肤施(今延安)东有五龙山,北五里有伏龙山,也叫虎头山。所以应了陕北民歌中那一句:“蟠龙卧虎高山顶”,所以称蟠龙区,应该很合适。
还有西区虽面积不大够不上设区,但他位于凤凰山上,以后如能形成规模,叫凤凰区则特别的漂亮。到时候,延安新区东西龙凤呈祥,北有清凉之境,南边有寓意富贵之牡丹山,那就山川形胜,瑞气环绕,万分喜庆啦!
延安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新区建设应该扣住这一点。我们知道新区的延安历史博物馆、城市博物馆、城市中心,以及延安大剧院、音乐厅、图书馆、电影放映广场等一大批承载着这块地方悠久、厚重、光荣历史文化的建筑己全面开建,特别的令人欢欣鼓舞。这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之魂。而我还有几个补充的建议想一吐为快。
首先我想建议的是,在那些已规划建设的大大小小公园、花园、绿地中建一二座有点规模的牡丹园。因为北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就有:“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大抵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的“丹”指陕西宜川,“延”就指的是延安。延安南的万花山,也叫牡丹山,现仍有野生牡丹5万多株,27个品种,总面积1千多亩,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野生植物。宋《图经本草》载:“今丹、延山中皆有,但花有黄紫红白数种。”《大清一统志》载:“牡丹山,在肤施县(今延安)南四十里,其地多产牡丹。山为花占,故万花山得名于牡丹,又荣于牡丹。”
延安万花山牡丹经专家鉴定为中国牡丹原生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种群保护价值。日本专家亦认为万花山的牡丹全是难得一见的稀有品种,除了大红、粉红、白、黄、紫等常见颜色外,还有黑牡丹和绿牡丹。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有“牡丹出丹州、延州”,并在《花谱》中载有牡丹名贵品种:延安红、丹州红。
另外,有“天下牡丹之宗”称号的万花山,也是花木兰的故里。全国争花木兰故里的有虞城、毫州、黄陂三地,而我认定的木兰故里是延安。因为不但元人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征》云:“其所据之地域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的河南豫剧《花木兰》中,花木兰在从军的路上向相遇的从征伙伴自我介绍时,就明确地说,她是延安府尚义村人。其实在解放前后一些著名的剧作家在他们所创作的戏剧中,不论京剧、越剧、河北梆子均称花木兰系延安府人氏。
还有,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的范仲淹,他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关心教育。后来作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据《延安府志》记载,在府城东南嘉陵山上,曾有范仲淹创建的嘉陵书院。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以传道济世、兼容并蓄、自由讲学为特征,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种极具特色的制度。如果在延安新区恢复范仲淹创办的嘉陵书院,那一定是拯危继绝,光照中国文化教育界的大事。
3,吃饭舔碗和不倒剩饭
在那困难日子里,再富裕人家老人也不让倒剩饭,在西安老街巷中很少见过有把剩饭随便倒了的。那时候有一句话影响很大“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把浪费和贪污并列,定性为极大的犯罪,可见其有点过分。其实那时候主要是从思想上给予强调的,而且整个社会风气很快形成的观念就是勤俭持家,厉行节约。而西安在吃食上形成了:“大锅稀粥小锅面,一天三顿家常饭。大锅稀粥咥着香,小锅黏面惹嘴馋。”还有:“蒸馍省,烙馍费,撕疙瘩擀面吃不起。”这一切都体现出老西安人持久的节约观念,五十年代中期还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勤俭持家运动呢。
那年月,不要说乱倒剩饭,碗里剩下点饭渣渣都舍不得,吃馍也不能掉馍花,咬馍时,得拿另一只手在嘴边接着。大人吓唬小孩会说:“吃馍掉馍花,碗里剩点饭渣渣,脸上会长麻子的。”再有,饭锅一定要刮净。每当吃毕了饭,老街巷的院子家家厨房里,刮锅声会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声音特别刺耳。所以有民颜把“刮锅、打娃、锉锯条、驴叫欢。”称为“四难听”。
我们一次小学同学聚会,说起舔碗这个题目,大家都异口同声表示,自己舔过碗。舔碗当然是珍稀粮食来自不易的“粒粒皆辛苦”,还有1958年的政治疯狂来临时,老百姓砸了吃饭的锅去大炼钢铁,实行什么共产主义,吃饭不要钱吃食堂的大锅饭时代。最后发展到没饭吃饿死人,西安人就编歌谣唱道:“1958年呀,吃饭不要钱呀,不要急来不要抢,锅底舔个精打光。”舔碗到舔锅,实际是一种西安人独有的讽刺调侃。另外,我还有同学认为:舔碗也说明吃得香嘛!咱们不是评说啥饭好吃,就拿舔碗来形容吗?说起西大街卖油泼面的苗老二,就编的有:“苗老二的油泼面,吃咧还想把碗舔……”。
看来,舔碗是咱们食文化中最独特的一绝,西安的市粹、陕西的省粹,可能还是国粹呢?
4,“二闷子”与吃面喝汤
西安人把稠稀饭叫“二闷子”。区别于把蒸米饭叫闷饭,闷指闷到锅里蒸。也区别于稀汤寡水的能照出人影影的稀米汤。传说是民国年间闹饥荒,西安四城门大开大铁锅熬稀饭救济灾民,但不给馍和米饭,一怕人抢,二怕把人撑死了。
我就经历过一次被饿急了的要饭的抢走我买的二两元霄的事,1960年放暑假时我在环城西路西门与火车西站之间来回挂坡了一天,挣了一块多钱,在西大街老关家甜食店,买了二两元霄补偿自己,谁知刚端上桌,就被一个要饭的用极快速度连碗抢走咧。当时我一惊,干瞪眼看着抢人地跑,也没反应过来去追。只见那个要饭的边跑边先朝碗里吐一口口水,他的意思是城里人嫌脏就不追了。
再就是1965年我上半工半读中专时在西大街大丰食品店勤工俭学劳动,有一天七点多进商店就传来,桥梓口什字西边的卫星商店,抓住了一个半夜翻格子窗翻进商店偸吃糕点的贼,让我们快过去帮忙。因为那时兴女子商店,西大街的西门里刘胡兰食品店和桥梓口卫星食品店两家全是女营业员。当时卫星食品店夜里值班也是俩女的,等贼翻进店铺里,吓得她俩钻到被窝不敢出声,原来这个贼是流窜到西安的要饭的,正好翻进是糕点柜台,于是饿极了的这位就猛吃了一顿干点心,估计吃的太多给撑昏了,跑不了,第二天清晨才被发现。当我过去时,已来了不少人,有居委会和派出所的,这时刚还萎缩倒地这位要饭的可能有点清醒了,只见他翻身而起挣脱开人群,他并不朝门外跑,而是抢到自来水管前,打开水咙头就猛灌了一阵子,吓得几个女营业员不敢拉,接着就又晕倒软瘫倒地,后被三轮车送医院抢救,消息传来说:人在路上就咽气了,原因是胃炸了。我听后心里扱为沉重,因为这竟毕是我一生中遭遇面对的第一个死在面前的人呀!
“二闷子”传说还和张伯英有关,1942河南遇灾跑到西安四城门大锅稀饭救灾,张曾任过陕西督军,下令把稀饭多放点米熬稠点,于是稀饭一放晾,就(庆)凝到一块,用筷子能抄起来,人们就叫这种饭为“二闷子”。再有, “瓜菜代”时,居民在这二闷子加菜煮,就更稠了,把这叫叫菜饭。过去有钱人节约米,做油白菜菜饭,先把油白菜用清油或大油炒一下,再加到米饭里,放盐和调合面,特别香。
西安人咥了黏面,一定要喝汤,把这叫原汤化原食。防止咥得太饱,把胃撑坏了。如果那个娃不喝汤大人就会吓唬:“吃面不喝汤,大颡细脖项。”大颡就是大头,意思是你不喝汤,头就变大咧!娃娃都不愿长成个大颡,虽然有:颡大心不闷(笨)之说,但大颡有大傻的含意。有儿歌嘲笑讽刺大颡,“大颡大颡有宝,提个篮篮赛跑,赛咧个第一,得咧个手表,把手表打咧,把大颡气瓜咧。”
陕西有民颜说:“吃面喝汤,睡觉脱光。”不说睡觉脱光,这个吃面喝汤,还是非常科学的。
5,吃戳戳馍拾金子和“快桌故事。”
再有,西安人把烤焦的馍叫“戳戳馍”,方言把着火念成戳火。馍烤焦了发苦,就不好吃了,但不能浪费,大人就会哄娃娃说:“吃了戳戳馍,拾金子呢?”其实这种哄,不是骗。因为吃戳戳馍能克积食,有一定科学道理。
我小时吃了消化不了食物,就容易积食,因食火受风寒感冒咳嗽发烧而经常生病,母亲就烧包包给我吃,特灵验。烧包包要取七撮米,七撮面,用一张白纸包了放在火上烧焦和炭一样,碾成粉末加红糖冲服,相当于西药炭素片吧。还有因什么食物克住了,就烧什么。例如吃晾甑糕克化不了,叫顶住了,顶到胃里了,就取一块甄糕烧焦了碾成粉吃。还有荞面、柿饼都属难消化的。
在帮助消化的食物中,居民最认山楂,山楂作为中药,功效是生克熟补。山楂分野生,可入药。种植的叫红果,那年月西安居民家里都备有山楂果,宽裕点家庭备的是山楂糕、裹丹皮什么的。另外,萝卜也有生克熟补功效,克指克食,帮助消化。老百姓称萝卜为小人參,大概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快桌”之快,难以想象。一次慰问一部队,快桌缺一人,有一壮小伙自告奋勇递补,等上来一盘条子肉,桌长喝一声“开始”,这壮小伙就被挤出去,原地转了一圈,再回头朝桌子上看,只见盘子光咧,连垫碗底霉干菜都不见了。
6,包谷面搅团,也叫哄上坡
上世纪的五十、六十、七十这三个年代,如果以吃来划分,我把它称之为“包谷面年代”。尤其是在我们陕西,这种叫法似乎比较正确。在那个包括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动乱的年代,解决我们吃的问题的粮食都离不开包谷面。
可以说是包谷面伴着我们走过困难的日子。这包谷面极容易消化,一年四季整天吃,有时顿顿吃,确实让你受不了。吃得你胃里整天朝外泛酸水。我后来的胃溃疡,一顿吃不好就吐酸水的毛病,就直接和这包谷面有关。
包谷面不顶饱,不耐饥,人们称之为哄上坡。即刚吃饱,上一道坡就饿咧,非常的形象。我感受最深的就是1974年我到武功苏坊为招生外调,从杨凌的西北农学院骑一辆自行车就去了,在苏坊公社就是吃了一顿包谷面浆水搅团。返回路上,刚翻上一道坡,就感觉又饿了,胃也开始空落落的隐隐作痛。接着要骑二十多里路,还迎着顶头的冷风,那真是难受透了,蹬一下脚踏子,就吐一口酸水,加上浑身发软,也不知咋骑回西农的。狼狈时,偏遇上借学校一教授的自行车也让我骑坏了。这次让我刻骨铭心的记忆,就始于这“哄上坡”。
可现在日子变好了,但我的胃却怀念这“哄上坡”的搅团,2000年时在长安的西北饭店开政协会,嫌会上伙食太油腻,约上有美食家之誉的商子雍,还专程去一个叫“长安稼娃”的饭店吃这包谷面搅团。你说怪不怪?!如今这包谷面搅团,成了咱陕西特有的一种名吃食呢?!
《关中古歌》中有:“大麦面小麦面,都能擀面,剩下个包谷面, 咱打搅团。你一碗我一碗,都甭搡眼,辣子韭菜调浆水,吃一碗水围城实在是婵。”
包谷面做法很多,有熬包谷糁,分大糁子和细糁糁,如果光用面粉就叫包谷糊糊;摊玉米饼,掺点菜加调和面叫菜饼;蒸发糕,发糕中间夹两三个枣,叫枣糕;压饸饹,不像荞麦面饸饹,太硬,老百姓叫“纲丝面”。但更多的则是打搅团,为了让人吃不烦,搅团能变出花样。可以把搅团煮着吃、炒着吃、煎着吃,凉调着吃,还可把热搅团用专门的有眼眼竹筛筛漏鱼鱼吃,风味更独特。
合格的搅团,要既筋道又光滑。打搅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要把选好的玉米面用凉开水和成糊状倒入开水锅内,搅匀后一手撒面粉,一手用擀面杖搅动,待到稀稠合适后,停止撒面。盖上锅盖,文火闷一会,一锅搅团就好了。
搅团搅团,关键在搅。搅时既要用力,还要把握好力度,搅动时要一下一下,顺着锅内沿搅大圈,还要插到底搅,沉稳均匀。再就是搅的次数很重要,“搅团要好,七十二搅”这是最少的数,还有逆时针七七四十九下,顺时针七七四十九下,那就接近一百了,大号锅讲究搅三百六十下呢?
7,吃是一种学问,吃里面有智慧。
陕西八大怪中有“凳子不坐蹲起来。”蹲也叫趷蹴。这引出的就是“趷蹴下吃饱,立起来刚好。”当然是要你不要暴吃,撑得太饱。
我有一位上山下乡回来的知青朋友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回家就反驳这句话,说:“咱是松开裤带,连咥三碗,肚子不胀不停筷。”惹得家里没有下乡的哥姐就训斥:“分下半年粮让你们一个月就吃光了,回到城里混饭,真没皮没脸,好意思说。”这时,他妈就会笑着出来劝解:“我娃,吃够咥饱!不差你一口。”
八大怪中还有“辣子一盘菜”。过去穷人饭桌上就是一盘辣子一碟醋。来了贵客才炒鸡蛋,那年月陕西人穷得吃不起蔬菜,更没油炒不成菜。六、七十年代有四川人迁到陕西,他们发现陕西的蔬菜和鱼,都比四川便宜。就是大米少,他们喊:“吃不上大米,腰杆子疼哟!”
于是就引出了西安城中特殊存在的一种营生,“换大米。”那时每户居民都有定量,大米和面粉也有定量。反正陕西人嫌吃米饭要炒菜,还费钱,大米也没有面顶饱。所以,不少到西安工作定居的南方人,主要是上海人,五十年代初有大批上海人支援西北建设落户西安,很多单位都是整建制搬迁到西安的,包括交通大学。还有湖广,四川人,看准这一点,就想着从西安人手中换大米,当然得吃点亏,一袋五十斤的面能换回四十五斤大米。于是就出现了满街有人扯开嗓子喊:“换大米”的营生。“换大米”还被编成小品,让郭达主演,上了中央电视台,一下风糜全国。
另外,陕西人爱吃辣子一点不比四川、湖南人差,就是怕麻。陕西人吃醋也不输山西人,尤其是吃面时,有民颜:吃面不放醋等于吃抹布。
再一个要求小娃娃,吃饭不挑食,有啥吃啥。口要粗,“吃饭挑拣,十分麻眼。”尤其是上酒席桌子,筷子不能乱翻菜,净挑自己爱吃的吃,而惹同桌人讨厌。这可是千百年的老规矩,现今社会更讲究卫生,大家聚餐,你从小养成了瞎习惯,一上桌就来回翻拣菜,不单显得搡眼,没教养,对人不礼貌,还不利于卫生。
还有吃饭前不能用筷子敲空碗,不能将一根筷子插到饭碗里,更不能把碗扣在桌子上。反正关于西安老街巷里流传的《吃经》多的很,仔细记录下肯定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历史。
喜闻延安建新区,
盘龙卧虎在上风,
帮助起名提设想,
又是一座延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