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老师,你好!
我是1979年跟赵老师学字的,到1997年他突然去世,我和他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兄弟关系。他实际上仅仅比我大不到三岁,因此,平时我只叫他“家熹哥”。
让我最难受的是,他离京前我还在台湾饭店请了他一顿大宴,那天晚上他高兴,喝得真多。我怕他出事,亲自把他送回家。第二天他就去河北了,没想到在那里就出了事。那样年轻,还不到50岁就离世了!
他生前,我几乎没听他讲过他的老师。只是听说他的老师很厉害,还听说,他在小学时,字就比校长写得都好,因此他再淘气,老师们也都喜欢他。
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他老师的名字。我查到的结果如下:
康伯藩 |
|
生平简介 |
(1899-1987)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幼读私塾即酷爱书画,临习颜、柳、欧楷书,兼习汉隶,草书得益于孙过庭,亦曾临习赵孟頫小楷、中楷和行书。师承潘龄皋,书作既有颜筋柳骨,行笔袅袅婷婷,不徐不疾,遒劲俊秀,又有赵之昂笔锋,有“颜底赵面”之称。1958年参加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1960年与1962年作品选送日本展览并刊印成册,尔后作品入选第一、第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1964年为中央电视台书法讲座主讲《赵字的用笔和结构》。亦擅国画,主攻青绿山水。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学研究会会员。
董立夏的情况我查不到。 | |
|
王老师,看来,我们在网上查不到董立夏的资料,跟他的履历有关系。
姜哥,带天津能写字画画的老知青到北京的知情部落来,那里有的是颜料和墨汁,尽情挥洒你们的心情!(我在那里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