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翻了本专讲外国古建筑的书,明白了古希腊留给世界最直接、最具体的建筑遗产是它的柱式。
主要有五种柱子: 最有名的柱子叫多力克柱。其柱高是柱底直径的八倍,这是根据男性脚长和身高的比例大致就是如此来设计的。围绕着柱身从下到上有二十道槽棱。柱子从下三分之一处起,向外微鼓一段,然后再逐渐细上去,体现出男根之状。
其次是爱奥尼亚柱,其柱高是柱底直径的九点五倍,这是根据女性脚长和身高的比例来设计的。围绕着柱身从下到上有二十四道槽棱,因为增加了槽线的密度,柱身立即显现了女性的精致和柔和。柱顶左右各有一个秀逸纤巧的涡卷,象征女性曲卷的头发。
我觉得,以上两种柱式最可贵之处,在于古希腊人坚持把人体美赋予了建筑,这样,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建筑有了让人能产生强烈共鸣和感受的艺术品。
另外三种柱式分别是科林斯柱、塔什干柱和连拱柱。科林斯柱带棱槽,柱顶呈方花篮状,有忍冬草叶下垂。塔什干柱没有楞槽线,但造型优美,多似瓶状。
因为我是书人,在多力克柱和爱奥尼亚柱的比例关系的启发下,我做了一个实验:拿一根毛笔,量好笔豪的宽度,在写竖划的时候,保持其高度是毫宽的八倍以内时,整篇作品写下来后,看上去就显得阳刚有力。而保持竖划是豪宽的九点五倍时,整篇下来,看上去就显得阴柔飘逸。
我为自己这个发现欣喜不已! 爱写字的网亲们,你们不妨也试一试,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我现在想,古希腊人不仅对世界建筑史产生过贡献,弄不好对我们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也会产生出某种贡献呢。
(完)
古希腊的哲人多, 兔师慧眼识哲理,学习了! |
赞成兔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