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跟我是发小,我们有好多年不见了。昨天,他从江西会昌给父母扫墓回来,兴冲冲就跑来找我。要求我给大哥、五哥各写一幅毛主席的《清平乐 会昌》,给他写一幅《沁园春 雪》,给他儿子写一幅大篆:“牛”,因为孩子属牛。
四哥的爸爸原来叫吴接传,20岁的时候差点饿死在路上,被一只红军队伍救活,因此坚决要求参加红军。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支队伍就是毛委员亲自率领的队伍。分配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毛委员当贴身警卫员。因为第一次两人见面时,湘语和赣语在沟通上有点障碍,毛委员就拿笔和纸给这个小红鬼起了个新名字,叫“吴吉清”。从此,吴吉清就照顾毛委员和贺子珍一家人,经历了几次残酷的反围剿战争,又跟随毛主席走完了长征,到延安后,毛贺分手,毛江结合之际,吴才分到战斗部队,离开了毛主席。
毛主席、贺子珍、李敏视吴伯伯如同家人,彼此感情极深,又共同走过了最最艰苦的那段岁月。吴伯伯的孩子们我都认识,并在一起长大。我和四哥年龄相仿,因此来往也更多些,尤其是文革那段时间,我为受冤的人家报仇打架,藏身之地就是吴家。后来我和四哥同一年入伍,分到不同的部队,彼此才分开。
吴伯伯、吴伯母(也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去世后,葬在会昌岚山,就是毛主席在《清平乐 会昌》词中讲的那个“高峰”。当年的毛委员最爱爬岚山,后面就紧紧跟随着红小鬼吴吉清。
四哥拿上字,酒足饭饱离开工作间后,我见书案上还剩一张小纸片,就顺手又写了一遍《清平乐 会昌》: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东方欲晓,指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望去,天刚刚要亮,
〔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早在一九二九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一九三四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东方欲晓,指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望去,天刚刚要亮,
〔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
〔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作者在六十年代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颠连〕起伏不断。
〔东溟(míng明)〕指东海。
兔老哥行笔沉稳老道,孤岛拜读了!
枕河,前头的背后都是故事。
姜哥鞭策我 ---- 章法上也疏朗了很多 ---- 谨记了!
欣赏啦,很好。
西双版纳泼水节狂欢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