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2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浏览完整版]

标题:学生刘健临礼器碑

1楼
姜钧杰 发表于:2010/5/22 19:45:00

最近天津组织第一届临书大赛,我让学生刘健临一幅礼器碑送去。在辅导会上,那些辅导的老师说她的表现形式不好,太传统。还说不应用涩笔,我则不以为然。即是临书应以和碑帖越象越好。又说出可加己意,令人不解!发上来和大家交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刘健临礼器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楼
海喜 发表于:2010/5/23 8:47:00
姜老师:他们在胡说八道!知道不?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很多很平常的事情还要拉私人关系的!
3楼
姜钧杰 发表于:2010/5/23 10:09:00
以下是引用海喜在2010-5-23 8:47:00的发言:
姜老师:他们在胡说八道!知道不?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很多很平常的事情还要拉私人关系的!

是!一批评委一个标准,谁上来谁就是标准!

4楼
荣荣 发表于:2010/5/23 10:22:00
     名师高徒好字!我看很棒!
5楼
姜钧杰 发表于:2010/5/23 10:36:00
以下是引用荣荣在2010-5-23 10:22:00的发言:
     名师高徒好字!我看很棒!

谢谢荣荣的鼓励!

6楼
随缘 发表于:2010/5/23 11:54:00
既然是临书当然以乱真为佳!
7楼
姜钧杰 发表于:2010/5/23 12:50:00
以下是引用随缘在2010-5-23 11:54:00的发言:
既然是临书当然以乱真为佳!

是!但现在又提出很多令人不解的东西。解释说有对临、背临、意临。将来怎么评是什么标准,就都不清楚了!

8楼
八千里路 发表于:2010/5/23 13:55:00

古人习书以临帖为根本,个人认为就是先打好基础,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基本功。临帖即临摹;即是临摹就要追求尽量丝毫不差。这也是练习书法的基础。或叫入帖。只有打好基础才能领会所临之贴的笔法,笔意等。然后方能出帖。而在姜哥说的临书大赛上,既然是临书,那就要临得像随缘大哥所说的那样“乱真”才是,何来表现形式?何来太传统?如要求有新的形势,或打破传统,那就和临书大赛的“临”字相违背了。

当今书法界谁都想当老大,谁都想说了算,特别是让“钱”“权”“名”左右着;把一些自封为书法家的人搞的胡说八道的。有真功夫的不是太多。“奇”“怪”“乱”横溢。(个人看法妄加评论)

关于“对临,背临,意临”只不过是临帖的几种方法或阶段而已。前两者是入帖,而后面是为出帖打基础。是提高境界。

9楼
姜钧杰 发表于:2010/5/23 15:01:00
八弟说的对!
10楼
八千里路 发表于:2010/5/23 15:19:00
姜哥,下午好!
共2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