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晚刚刚结束,网上吐槽声此起彼伏。
今天家聚,和两位兄长谈起春晚,他们也是否定一片。
冯氏幽默我不感兴趣,他的贺岁片只看过《天下无贼》一部,感觉还不错。因此马年冯导“执棒”春晚,我还是心中没数。
唔呶不看《春晚》起码已六许年了,记得那年不看《春晚》闲着泡在发展论坛。
自己玩了一个《春晚》(到凌晨一点),主帖唔呶上了姑苏舞蹈《担鲜藕》,效果很
好,跟帖近百,点击好几万。主题思想,文艺喜闻乐见,根扎于民间……然而现在的
春晚有这样的作品吗?《春晚》是顶层设计的“范儿”!呵呵……
[全屏欣赏]
郭松民说的不错,在极端两级分化的今天,对一台为了喜庆而煞费苦心准备的春晚都不能达成共识,又如何能对社会的价值取向达成共识,比如所谓的“左右共识”?
以下摘自郭松民“一场广受欢迎的春晚如何可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cd54a350101gyo8.html?tj=1
在我的记忆中,春晚并不是从来都这么不受待见的。1983年的首届春晚,就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一举奠定了春晚作为春节“新民俗“的地位,此后春晚也长盛不衰,成为大年三十晚上中国老百姓守岁时的最爱。吐槽春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应该是从1990年代后期才逐渐“蔚然成风”的。
春晚当年为什么受欢迎?如今为什么会挨骂?这个期间春晚和人们的社会心理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我看来,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春晚仅仅是一种“表达”,其表达的基础则是社会共识。当社会存在广泛共识的时候,能够表达这种共识的春晚,就可以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同,从而获得广泛的肯定,而当社会共识发生变化甚至破裂的时候,由于春晚不能及时反映新的社会共识,也不能反映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心声,春晚就会给人意隔靴搔痒、无病呻吟甚至装腔作势的感觉,其挨骂也就是必然的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随着市场经济逻辑的逐步展开,加上国企、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政策的渐次推行,中国的社会分化问题日趋严重,弱势群体也逐渐增多。在社会分化成利益缺乏重合的不同社会阶层的情况下,许多原来的社会共识不复存在,而作为社会共识集中表达的春晚,也就陷入了前跋后疐、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
比如,赵本山在他的系列小品中所扮演的形象,无论是从着装、言谈举止、价值观念等,都是一个前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时人物,他在进入今天的现代市场社会后,就出现了种种不适应,一开口就是词不达意,一走路就摔跤,他会把美容表述为“做一个拉皮,拍一个黄瓜”,说“秋波”是“秋天的菠菜”,把铁岭称作大城市等……,“赵本山”的“落伍”使得观众在爆笑的同时获得了一种自我肯定:“赵本山”可笑是因为他走不进今天的时代,而“我”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一员了。赵本山的小品之受到广泛欢迎,正是建立在观众对“市场化”的广泛认同的基础上的。
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人在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这种自我肯定也就开始变为自我质疑了,民间对“市场化”的共识不复存在,作为春晚最大期望值的赵本山及其小品也就随之就来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大年三十没看“春晚”,只是扫了一眼,就忙着看书去了,好书看着就比春晚来劲。春晚有好多年没怎么看了,今年好像中央台都播春晚,没有别的节目?
如果我选节目,就绝不看“大腕”之类,还不如多找一些民间的节目,让人有耳目一新、喜闻乐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