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柳州市柳城县大埔公社知青 黎广田
一、关于知青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
根据柳城县知青城“时光隧道”的提示,中央安置城市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是在1962年11月成立的,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有组织开展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是在1962年。我查了一下资料,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提出之前,即1953—1962的9年间,我国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即人民公社化)处在探索和逐渐走向高潮的阶段,据说这个阶段光是基本能识文断字、可以记些基本流水账的会计人才缺口就在多少万数以上。1953年12月,《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因为高小毕业生不但可以完成基本的记账工作,也可以成为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骨干力量。在我们知青城的“时光隧道”第三方花岗岩石板上记载说,这篇社论“成为日后(知青)上山下乡的源头”。
当时我们全班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出身最好的同学被推荐上高中读书,其余的统统都要到农村插队落户。我感到自己从此与读书无缘了,心里其实是非常失落的。但是全市誓师大会上的那些铿锵誓言,又使我在自己的心里虔诚地感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流血牺牲都在所不惜,我们革命青年是应该义不容辞地听从祖国的召唤的。临上车前,一个背着背包的、意气风发的同学和我打了个照面,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对我说:这次下去就一辈子了!我一边看着那些偷偷抹着眼泪的母亲们,一边面对着他回答:是的,一辈子了!
由此,之前知识青年有序的上山下乡运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变成了所有滞留在学校的1964年、65年、66年三届的初、高中学生成建制的、千军万马“涌向”了农村,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浪潮中一朵最耀眼、最具争议、也是最后的一朵巨型的大浪花。
二、关于如何阐释知青精神
知青文化应该是知青这个群体在整个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精神表现状态和劳动生活状态的综合体现。而我们所谓的提炼知青文化,它的含义之一就是要将这些综合体现中的闪光点提炼和展示出来。而我们知青文化中的闪光点,我认为就是我们的知青精神。我们的知青精神到底体现在那些方面呢?我认为有下面几点:
1、知青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并不是我们知青的专利,它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爱国主义也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共同的宝贵资源。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们不少的文化学者出国考察回来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到处都是自己国家民族英雄的雕像、展览馆,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最少的,我们英雄人物的雕塑、展览馆,改革开放后多了一些、而展览馆和公园的免费开放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事情。
我看了很多关于知青历史的资料,包括老照片、回忆文章和几年前广州知青和北京知青的大型的专题文艺演出,有一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出发的时候,场面都是轰轰烈烈的,高喊着革命的口号,唱着歌下农村的。我们柳州也是开完誓师大会,然后上车出发的。最近北京知青网站在一个知青研讨会中,专门谈到了这个现象(我曾经把这个研讨会的视频放在了我的QQ空间里),火车刚开动的时候哭的人是不少,但是都觉得是与父母亲人离别的一种自然的感情流露,好像没有其它的感情因素。十多分钟以后就没有人哭了,歌声什么的就开始了。北京知青说那时就是义不容辞地响应党的号召,写了申请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是一种光荣。我们柳州的知青老照片里也记录有这个轰轰烈烈的场面。这个场面使我想起一部美国电影里的一个镜头,时间背景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美国青年,有工人的子弟,也有富豪老板的儿女,他们每天都在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有的在疯狂的谈着恋爱。突然有一天珍珠港事件发生了,广播里传来了美国政府的号召,要求青年人为保卫美国去参军打仗。这一大群年轻人第二天就义无返顾的全部走向了战场(也有资料证明说:如果当时美国的年轻人不响应参军打仗的号召,将视为叛国罪论处),有的甚至来不及跟自己的女朋友告别(其实他的女朋友也报名参了军,在战地医院做了一名护士)。战争结束的时候,这群青年人只有少数几个活着回到了自己的父母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