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归-文学评论
老土
一段历史,一种社会与政治背景,营造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知青,这个特殊群体的代名词,就是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种政治背景下产生的。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在不同的年代里,登上文学殿堂的“群体文学”各领风骚,能够流传下来的却寥寥无几。知青文学也无法去跨越这个事实。
世界文学名著我们崇拜,我们热爱,我们为巨匠们的思想和文笔所征服,但是,我们无法把他们与国内文学状况来进行比对,因为中国是个特殊的国度,文革砍倒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文化,神州大地亟待文艺复苏。
知青曾经作为“文化大革命”的先锋,年轻、幼稚而冲动,他们为政治所利用,难释助纣为虐之嫌。知青又作为时代的牺牲品,前赴后继地演绎着知青运动。整整一代人构筑了数十载的历史,也构筑了后来的知青文学。
大概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描写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着实火了一把。因为,文学来源于生活。那个时代还能有比知青运动充实的生活素材吗!因为参与而喜欢,是众多人群的共性,那个年代,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亲朋好友,有多少人,多少家庭没有参与“知青”这个难解的情缘呢!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的作者,都是亲身投入到知青运动的一份子,下乡生活的酸甜苦辣,艰难情仇他们都经历过了,而非是凭空想象和伏案杜撰,也远非是作家们去蹲点和采风所能感受和领悟到的。所以,当年知青文学的火爆也是在所难免和意料之中。
2008年,是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纪念,与奥运同行!知青文学却随着时代的步伐走向了没落!哀哉!痛乎!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尽管我们不愿意。
用心去思考去面对,与知青战友们共勉:
我们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极端的政治教育给我们带来了过人的品质和拙劣的认识。许多人还深深地沉寝在苦大仇深、怨天恨地的思维之中,传统的或者说是惯性的知青文学作品很难脱离那段历史的禁锢,还在书写着文革充当炮灰、下乡艰难困苦、工作不尽人意、上学求知无门、中年下岗退休、人生蹉跎岁月。还在讴歌着少数的知青精英通过艰苦奋斗,现在身居高位,下乡生活成为他们称赞人生的宝贵财富和经历!还在发泄着对社会的变革,对现代生活,对年轻的一代,怎么也看不惯,牢骚满腹,愤世嫉俗,留恋那个时代的社会。等等、等等。
现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在我们这一代看来,已经充斥了色情、暴力、荒诞的内容,用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现在中国的文学没有了文化!现在的中国歌曲,只见台上呐喊或呻吟,台下粉丝(歌迷)泪流满面欢呼,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现在中国的歌曲没有了旋律!可是,我们不喜欢,不代表着年轻的一代不喜欢,也不代表着这些会改变和消失,更不能使传统的知青文学重返文坛。
现在的中国文学,在我们这一代看来,浮躁,浮夸。现在的文艺工作者,缺乏生活的源泉却在制作灵魂的产品。现在的文坛,商业之风远远超过艺术本身的价值,作家、编辑、刊物都变成了商人和商号。我们痛心疾呼,年轻人却无动于衷,他们认为社会就应该是这个样子,那末,好坏是非自有后人去评价吧。但是有一点,我们坚信:那就是商业永远也不能取代文学和艺术!
我们所处的那个年代,历史与社会的变革,生活与工作的经历,思想与思维的火花,是极端丰富的。不比历史上任何一段时期逊色。也就是说我们经历了远比父辈和子女们丰富的人生!没有理由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坛上不去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陈忠实用朴实的生活经历写出了“白鹿原”,贾平凹用进城的感受写出了“废都”,中国第一导张艺谋(知青战友)拍出了“我的父亲母亲”、“千里走单骑”等人间真情的影片。我们这一代人有着不比他们少的生活经历,有着不比他们差的思想思维,我们写出来的作品应该与他们比肩!
回归!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时候了!回归,并不意味着忘记过去那段人生,也不意味着去改变知青的历史。回归,我们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经历,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人去思考过去。回归,让知青文学回归自然,以崭新的面貌重返文坛!
知青运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沧海一粟,知青文学在人类文学史上也是微不足道的。可是那里有可歌可泣的故事,那里有难舍难分的真情,那里还有我们永远的牵挂!我们不能放弃!我们不能退缩!我们不能关在老知青的范围中无怨无悔和自得其乐!我们知道自己不是为了名誉,不是为了利益,更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但是我们有责任让那段历程发出光辉!
我们的写作能否淡化政治,释怀历史,脱开个人得失,深入思考人性,用原始的文学语言去描述我们那段原始的生存状态,用纯粹的文学艺术去刻画人物形象,不去评论社会,不去评说政治,也不去评价自己。而是把那个时代描述出来留给后人,以慰籍我们的心灵。
时尚的东西不会长久,流行的东西不会流传,顺应一时的文学作品只能是昙花一现。传统的知青文学太注重历史、政治和个人感受,走向没落也是必然。我们要鼓起勇气,重塑大知青(有别于政治色彩的知青运动)的历史,重写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原生态的作品生命力是最强的,艺术价值也是最高的,让那些对知青的偏见见鬼去吧!让那些政治的阴影也去见鬼吧!
我们就是我们,我们就是知青,我们的文学应该是世界的文学、大家的文学,一定会重返文坛的!
于北京
2006-10-21
......我们要鼓起勇气,重塑大知青(有别于政治色彩的知青运动)的历史,重写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原生态的作品生命力是最强的,艺术价值也是最高的,让那些对知青的偏见见鬼去吧!让那些政治的阴影也去见鬼吧!
我们就是我们,我们就是知青,我们的文学应该是世界的文学、大家的文学,一定会重返文坛的!
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