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掴阎崇年的四个现实意义
》 国庆期间,全国人民轻松愉快地度假之时,阎崇年教授在售书收钱之时被一热血青年掌掴,网上的评论大多不外两点:打人不对,但事出有因。
打人当然不对,问题是这个原因和意义却值得我们探讨。
阎崇年教授的演讲起初听来,还算可以,但是,后来原来越来越不是滋味,则是人所共知共识的。热血男儿的一记耳光,打出了至少四个现实意义:
一、学者的观点与公众观点不一致之时,应该先尊重大众利益和共识。
如果所有的学者都一个声音,学术就无所谓学术了,不过是应声虫的技巧而已。学术需要研究探讨,也需要创新。自然科学需要这样,社会科学亦是如此。
然而,在社会科学里面,创新就不是那么快速和频繁,已经有了定论的东西,除非有非常充足的理由,符合大众利益和共识,否则,不适合于创新。
社会科学,尤其是历史学里面的事件往往可以做多种解释,如果今天可以这样说,明天又可以那样说,让人到底要听哪样?!检验诸多解释的标准主要还是多数人的利益和共识。
学者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可以写学术文章进行论述,甚至可以处于个人的私利或者爱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这个时代毕竟不是30年前的时代,什么都要统一思想,说违心话。那个抓壮丁队长之子--流沙河现在不必说他父亲被枪毙是活该的了,但是,如果他想想他的父亲抓了多少壮丁,害死了多少人,他就算心中有多大的仇恨,不说“活该”,也不说“不该”,保持沉默还是可以的。
人类自身的打打杀杀,恩怨情仇,如果都可以清算的话,人类都不用活下去了。我们唯一可以做得到的就是让时间给我们医治由于恩怨情仇所产生的伤痛了。历史不可以忘记,但是,也不可以太过固执和偏激。
像阎崇年教授那样在大庭广众之中,通过中央电视台那么强大的媒体,翻开历史旧账,对自己私人的想法进行广而告之,显然是对观众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二、在我们普遍照顾少数民族感情的时候,汉民族的感情,同样需要尊重。
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民族政策应该是有史以来最为照顾少数民族的,在政治和经济的大方面,在生育、
教育和卫生等等的具体方面都是有所体现的。
汉人在少数民族地区说话做事都要多一份细心和谨慎,生怕哪一天说错了什么话,得罪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据说,有的地方,有的时候,硬性规定汉人不得与少数民族通婚。目的是为了减少汉人与少数民族的冲突,充分照顾民族感情。
然而,汉人也是有尊严和感情的,如果一味地不受到尊重,任由少数人的歪曲和羞辱,一样不会产生民族和谐的结果,掌掴阎崇年教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热血男儿掌掴阎崇年教授,也是无奈之举。
阎崇年教授的靠山是强大的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利益集团因为太过强大而很难顾及百姓的感受的。学术上的阎崇年教授,经济领域的任志强之类,今天的
中国,还有谁可以拿他们有什么办法?!你再愤怒,你尽可愤怒,没有人理睬你的愤怒。你再有理,你尽可有理,没有人理睬你的理由。
掌掴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用轻微的伤害,达到了表达愤怒的目的,不至于过于激愤,而采取其它手段,比如,
北京的杨佳在上海那样表达方式。
掌掴还是非常光明正大的表达方式,不是偷偷地在人背后密谋什么。
四、中华今天仍有那样热血男儿,敢于挺身而出,可歌可喜。
那位掌掴阎崇年教授的年轻人,现在被关起来了,治安拘留15天,这对于他本人来说,无疑是有所损失的。也许他也曾经想到过会受到处罚和责怪。
今天中国,什么都讲经济效益的时候,还有这样热血男儿,实为中国之大幸。有些人也许不太认同这样的行为,而中国今天却十分需要这样的人。
顶一楼中华今天仍有那样热血男儿,敢于挺身而出,可歌可喜。
多些这样的年轻人最好,外敌入侵时就少了好多的汉奸卖国贼。
顶二楼“多些这样的年轻人最好,外敌入侵时就少了好多的汉奸卖国贼。” 今天中国,什么都讲经济效益的时候,还有这样热血男儿,实为中国之大幸。有些人也许不太认同这样的行为,而中国今天却十分需要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