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又有35个项目进入了国家级名录。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包括510个项目,包括起源于我国的活字印刷术、中国象棋、书法、武术及陶瓷制作技艺和中药等,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北京地区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3个项目后,又有35项进入了国家级名录,同时还有153个项目被列入市级名录。
此次北京地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包括:八达岭长城传说、永定河传说、杨家将传说、北京童谣、鼓舞、相声、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含岔曲)、北京评书、围棋、象棋、天桥摔跤、面人(北京面人郎)、北京玉雕、北京料器、北京绢花、传统插花、琉璃烧制技艺、北京宫毯织造技艺、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装裱修复技艺、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配制酒传统酿造技艺(菊花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烤鸭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牛羊肉烹制技艺(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鸿宾楼全羊席制作技艺、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北京烤肉制作技艺)、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传统中医药文化(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元宵节、庙会(妙峰山庙会、东岳庙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