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儿媳带孙子回来了,给老伴送来了一束鲜花,说今天是母亲节特意送给母亲的。把老伴乐得笑了一天。既然是母亲节,也让我想到了我的老母亲。今天在这里发这篇小文,遥祝老母亲节日快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母亲1.jpg:
此图是10年前《西安晚报》头版发的母亲和西安市市长交谈情景
母亲告诉我“房宽不如心宽”
长期以来,我们把所谓的文明和进步,简单地认为就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认为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物质享受,才有幸福,才有文明。我们似乎没有多想:我们的物质需要究竟多少算够?我们似乎也没有多想:我们是真正在追求物质享受,还是表面在追求物质享受。
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的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么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感到被人轻视。
这说的是什么意思?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我们的物质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 。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 “人比人,气死人 ”。小房子原本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和享受,但一跟人家的气派房子比起来,心态就失衡,对小房子怎么看都不顺眼了,这就是我们 —— 社会人!
事实上,通过一定的比较,我们的物质需要和享受甚至能嘎然而止,甚而突然变的特享受。有一首小诗可以证明这样的道理:
满街都是新鞋 ,
我是多么寒伧,
缠着妈妈一路哭闹 ,
直到突然看到 ,
一位失去了腿的人 。
这就是我们人—— 通过与人相比较来获得意义的人!人固然需要吃喝住穿,需要一切应该有的物质享受,但人的意义好象只来自于别的人那里,来自于别的人那里的承认,来自于别的人那里的尊重。如果真是这样,我还是赞赏鲁迅先生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人一生获取的财富是有限的,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漫长的。物质的比较让人们内心失去了平衡,但文化的弘扬却可以让人们心灵得到提升。记得母亲在我年轻的时候就经常告诫我说:“房宽不如心宽”,“比钱物不如比学识,比地位不如比境界”。母亲是旧社会读过私塾、上过女子中学的学生,曾经连续当选三届西安市人大代表。母亲的话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以更宽的角度去看社会,看人生。
如今,先富起来的地方被钢筋水泥包裹成“牢房”了,可落后的古村寨却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中国人需要物质丰富,但注入的只是金钱而不是文化,或者缺乏文化,人的精神就会虚空,文明就会走样。
今年,母亲已经93岁了,也许她不知道西方的母亲节。但我想,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节日都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故在这节日之际,发此文献给母亲节,也遥祝远在西安的老母亲快乐,健康,长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0140512_13213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