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情系陕北(插队生活回忆)之五

1楼
林纪春 发表于:2009/7/27 16:10:00
 

(五)

前面(27日"原创"),拙文《情系陕北》的14小节,简要回忆了陕北插队生活中关于“吃”的零星片断,沟起思绪万千,往事如过电影一般在脑海中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蹉跎岁月中的经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受越江兄等人的鼓励再次欣然命笔,现就插队生活中“住”追忆如下。

我下乡住的是自己打的土窑洞。提起窑洞就不能不说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按“风成说”是西北部的新疆、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的干旱沙化,每逢大风起兮,粗大的石块残留原地形成“戈壁”,较细的沙粒吹向东南形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随风向东南飘移,遇秦岭的阻挡后风力减弱便停积下来,堆积而形成黄土高原。

黄土的平均厚度为5080米,最厚可达130米。黄土的颗粒细腻,垂直节理发育,质地致密,较难渗水且直立性较强,为窑洞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同时,窑洞的建造只需少量的木材做门窗,其它建筑材料概不需要,这对贫穷的陕北是十分经济的。再者,窑洞既防火、防风又防雨、防噪音,又冬暖夏凉和节省土地、资源,是黄土高原独特的产物。

窑洞是陕北民居的象征。勤劳、朴实、贫穷的陕北老乡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打上几孔窑,娶上个婆姨,生下几个娃,然后面对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摔八瓣的下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下去。(待续)

2楼
麻桑 发表于:2009/7/27 17:07:00
抢个沙发先欣赏着,嘻嘻.林朋友很有研究,让我们长学问.
3楼
越江 发表于:2009/7/27 21:41:00
   找了一圈,没找到前四节。
   能否也转过来,大家从头看起才过瘾。

   陕北的土窑洞,是陕北的象征,也孕育出了中国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土窑洞里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4楼
林纪春 发表于:2009/7/28 6:55:00
越江兄:前四小节你是第一个看到的, 昨天做为跟帖在"大黄"里面,还是你教我如何上主帖.
5楼
丹柯 发表于:2009/7/28 9:19:00
用户已锁定!
6楼
老谭子 发表于:2009/7/28 19:28:00
黄土的颗粒细腻,垂直节理发育,质地致密,较难渗水且直立性较强,为窑洞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同时,窑洞的建造只需少量的木材做门窗,其它建筑材料概不需要,这对贫穷的陕北是十分经济的。再者,窑洞既防火、防风又防雨、防噪音,又冬暖夏凉和节省土地、资源,是黄土高原独特的产物。
7楼
老谭子 发表于:2009/8/7 20:59:00
此帖转载到《陕西知青联盟》  ---  《五色土》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