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6年的11月底,我和学校里不同年级和班的3个同学,一起4人从乌鲁木齐出发,准备在宝鸡转车南下时,看见车站里满是串联的学生,下车后打听说有的已经两天都没离开了,我们就着急了,到处打听是否有南下的货车,好不容易问到有货车南下,就立刻爬上一个没顶的敞篷高帮货车厢,封闭车厢进不去,因为车厢门打铅封了,车开动了,时间已经是天黑时分了。
一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因为我还穿着短款的军棉袄,可随着车速加快,又是进入夜里了,风开始大了,开始觉着浑身发冷了,大车厢里装的是建造厂房的斜三角钢梁,车厢里还有些空间,我们几个就开始在车厢有限的空间里来回的跑步取暖,后来又去使劲的抗钢梁想争取出汗御寒,一会儿就觉得快冻透了,脚也快冻麻木了,我们就一会儿跑步,一会儿抗钢梁,反正是来回的折腾,为着就是能抵御冬初夜行车里的寒冷。
好在时间不是太长,在天还没亮时,货车在广元车站停下不走了,我们就下车找到车站附近的一个小旅馆,等放下东西天已经亮了,我们也没敢休息,出去找吃的,可是时间太早,没有卖吃食的,看见车站对面有一个小公园,就一起进去转,正在转时看见一辆南下的客车进站了,我们马上飞快的冲进旅馆取上随身的军挎等物品,就在车快要开时上了南下的客车。终于结束了大半夜挨冻的经历。
在1966年的11月底,我和学校里不同年级和班的3个同学,一起4人从乌鲁木齐出发,准备在宝鸡转车南下时,看见车站里满是串联的学生,下车后打听说有的已经两天都没离开了,我们就着急了,到处打听是否有南下的货车,好不容易问到有货车南下,就立刻爬上一个没顶的敞篷高帮货车厢,封闭车厢进不去,因为车厢门打铅封了,车开动了,时间已经是天黑时分了。
一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因为我还穿着短款的军棉袄,可随着车速加快,又是进入夜里了,风开始大了,开始觉着浑身发冷了,大车厢里装的是建造厂房的斜三角钢梁,车厢里还有些空间,我们几个就开始在车厢有限的空间里来回的跑步取暖,后来又去使劲的抗钢梁想争取出汗御寒,一会儿就觉得快冻透了,脚也快冻麻木了,我们就一会儿跑步,一会儿抗钢梁,反正是来回的折腾,为着就是能抵御冬初夜行车里的寒冷。
好在时间不是太长,在天还没亮时,货车在广元车站停下不走了,我们就下车找到车站附近的一个小旅馆,等放下东西天已经亮了,我们也没敢休息,出去找吃的,可是时间太早,没有卖吃食的,看见车站对面有一个小公园,就一起进去转,正在转时看见一辆南下的客车进站了,我们马上飞快的冲进旅馆取上随身的军挎等物品,就在车快要开时上了南下的客车。终于结束了大半夜挨冻的经历。
坐一回凌云兄的沙发。
在1966年的11月底,我和学校里不同年级和班的3个同学,一起4人从乌鲁木齐出发,准备在宝鸡转车南下时,看见车站里满是串联的学生,下车后打听说有的已经两天都没离开了,我们就着急了,到处打听是否有南下的货车,好不容易问到有货车南下,就立刻爬上一个没顶的敞篷高帮货车厢,封闭车厢进不去,因为车厢门打铅封了,车开动了,时间已经是天黑时分了。
一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因为我还穿着短款的军棉袄,可随着车速加快,又是进入夜里了,风开始大了,开始觉着浑身发冷了,大车厢里装的是建造厂房的斜三角钢梁,车厢里还有些空间,我们几个就开始在车厢有限的空间里来回的跑步取暖,后来又去使劲的抗钢梁想争取出汗御寒,一会儿就觉得快冻透了,脚也快冻麻木了,我们就一会儿跑步,一会儿抗钢梁,反正是来回的折腾,为着就是能抵御冬初夜行车里的寒冷。
好在时间不是太长,在天还没亮时,货车在广元车站停下不走了,我们就下车找到车站附近的一个小旅馆,等放下东西天已经亮了,我们也没敢休息,出去找吃的,可是时间太早,没有卖吃食的,看见车站对面有一个小公园,就一起进去转,正在转时看见一辆南下的客车进站了,我们马上飞快的冲进旅馆取上随身的军挎等物品,就在车快要开时上了南下的客车。终于结束了大半夜挨冻的经历。
学生时期,没有社会生活经验,吃了不少亏啊.同情!
学校完全支持学生们“大串联”的壮举,不仅给每个团队开出盖有红色公章的介绍信,而且每人每月补助6元钱。也许学校临时的掌权者认为,把这些无法无天的哥们都送出去了,自己就安全了一些,起码清静了许多。我们从学校的总务处会计那里领取了18元钱,自己手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钱,很有一种粮草丰足的感觉。
当时村长是我们串联队的领队,我们串的第一站是南京,第二站是上海。当我们在上海正觉得无聊时,官方开始提倡步行串联,于是我们决定步行去嘉兴南湖那条红船上去学习。第一天步行从早走到晚走了不足百里路,傍晚我们在一个叫“嘉善”的县城就宿。前几天我和迷糊在海边还提起了“嘉善”这个印象深刻的地方。
我们住宿在县委大院。因徒步串联才刚开始,显然这个县还没有做好接待如潮水般涌来的北方的小爷们小姐们的准备。但精明的南方人知道接待好北方来的特别是北京来的“革命小将”的重要性。全县委的工作人员纷纷出动,打着彩旗到门口欢迎我们。县机关食堂还专门为小将们新杀了猪。住宿床位不够,机关工作人员纷纷从宿舍搬出去投亲靠友,腾出床位给我们。最使我和迷糊感动的是,一对头天刚结婚的县委干部,把自己的洞房让出来给我们住。那一夜我和迷糊是在人家的新床上度过的。
吃饭前,一个四十多岁和蔼的男干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班能说会道的李集仁、黄乔、殷磊川等人七嘴八舌地提了许多问题,那个男人耐心地倾听我们提的问题,并一一给予了解答。其实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甚至驴唇不对马嘴的小事,一帮十五岁的中学生不要说对时事政局,即便学校里发生的事,又能有什么见解呢?县委接待站同志的耐心,只能说明那时各级政府官员对文化大革命的重视,对涉及“文革”的工作无论大小都十分认真。
说话间,一位长得非常清秀白皙的女干部端着洗脚水走来了,她让我想起了江姐,想起了《龙江颂》里的江水英。她可能是一位重要负责人,她还指挥其他干部都来给小将们打洗脚水,并大声叮咛着:兑些热水,要稍烫些的…… 我们简直都受宠若惊了!那时我刚情窦初开,对这位秀美的南方大姐充满了喜爱和敬畏。这个场景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定格在我的脑海中,简直可以独写一章。
当晚我们吃的是稀米饭(南方人做米饭都爱弄得稀稀的)就红白豆腐,我第一次知道猪血还可以做成豆腐状,第一次吃到还有这么另类好吃的东西。我属兔,但却爱吃带腥味的东西。也许,我对猪内脏的浓厚兴趣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我相信,大串联绝对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