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串联轶事

1楼
紫叶 发表于:2010/8/10 9:39:00
      六六年"十一"过后,大串联开始了,学校里的几个高中大男生和我们初中的几个小女生大概有十个人吧,组合在一起去串联。我们走的是京广线,第-站武汉,火车开动之前妈妈对其他同学叮嘱,希望他们关照我,因我当时个子小、年龄小,妈妈不放心。
      火车终于挪步了,车箱里人满为患,乱哄哄的也没有几个座位。但是高中的男生家里有背景,开车不久列车长把我们安排到了卧铺车箱。我太高兴了,火车我坐过,卧铺的待遇可是第-次享受。心里正美着李小毛(她是-个高中生的妹妹,和我同届,师大附中的学生,这十个人里我们俩人年龄最小)低声和我说:"看刘平平、刘婷婷"。当时都知道刘少奇这两个女儿的大名,我抬眼望去两个穿着黄军装的一胖一瘦的两个女孩子,胖的岁数略大些,肯定是姐姐了。她们的皮肤很好,五官很好看,当然表情也很高傲。陪同她们的是两个老兵打扮的高高的、帅帅的大男生。
      由于他(她)们那高傲的、不可-世的表情,使我们同行的高中生们看不惯。一场花钱PK开始了,火车每到一个停靠站,只见两边的大男生冲下火车,跑到站台食品车前抢购食物,我们发现火车快开了,急得把头探出窗外:"XX你们快回来,火车要开了"。火车慢悠悠地起步了,他们大包小包拎着回来了。这站那边买的多,这边肯定不服气下-站就必定比那边买的多。刚开始几个女同学大快朵颐吃得很欢,慢慢就吃不动了。而他们的购物PK难分伯仲。
      火车终于挪到武汉了,只见湖北省委派了辆黑色轿车将他(她)们接走了。望着绝尘而去的汽车,谁是赢家就已经是和尚头上的虱子一明摆着的,而我们则灰溜溜坐上武汉市委接串联学生的解放卡车,住到高校去了。
2楼
屹梁梁 发表于:2010/8/10 21:46:00

  紫叶你好,很高兴能在咱自己的网上看你的网络小说。串联的经历我们苏家沟的几个哥们也有,我们上学在一起、串联在一起、插队在一起、现在上网又在一起。呵呵!我们串联队13个人,现在的村长是当年串联队的队长,当时出发比你晚一个月,头阳历年就回京了。记得乘上火车后头一站就到浦口下车,乘轮渡过长江到南京扎营。总之和你很有共鸣,等着看你继续下去的故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紫叶 发表于:2010/8/14 0:33:00
以下是引用屹梁梁在2010-8-10 21:46:00的发言:

  紫叶你好,很高兴能在咱自己的网上看你的网络小说。串联的经历我们苏家沟的几个哥们也有,我们上学在一起、串联在一起、插队在一起、现在上网又在一起。呵呵!我们串联队13个人,现在的村长是当年串联队的队长,当时出发比你晚一个月,头阳历年就回京了。记得乘上火车后头一站就到浦口下车,乘轮渡过长江到南京扎营。总之和你很有共鸣,等着看你继续下去的故事。

 谢谢,陋作真不能称为小说,可以说是随笔吧。有时间会把串联时的一些事写出来与朋友们分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屹梁梁 发表于:2010/8/16 23:03:00

   紫叶你好,我可天天盼你的新随笔出现哪!长此以往,这儿就成了咱网的一道景儿了。咱延河水的网友都傻实傻实的,你看凌云志,为了和你呼应,把他去年的帖子也顶起来啦,这可是对你最大的支持啊。呵呵!咱们说是说,你不要有压力,一切要随你方便。

 

   对了,告诉你,文革中我们原来对穿黄军装的也看不惯。我和迷糊串联到长沙准备返京时,遇到了一位穿一身黄军装的白、高、瘦的男哥们,他改变了我们对穿黄军装人的印象... 具体的还是等你的"随笔"出来后,我再说吧。呵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山杏儿 发表于:2010/8/19 15:54:00
        接着写,等着看。
6楼
屹梁梁 发表于:2010/8/19 21:05:00

山杏儿你好!  得空儿你也写写故事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楼
香如故 发表于:2010/8/20 7:53:00
等着看串联时的故事。
8楼
杜梨儿 发表于:2010/8/20 10:40:00
继续呀,继续!上面各位的每一点片段,都会引起我们美好的青春回忆!
9楼
屹梁梁 发表于:2010/8/22 11:36:00
     趁朋友们还在思考、回忆那些往事,今儿我加个塞,先侃一点儿,明儿又得给人家练活儿,就没空儿了。如今我对“文化大革命”那场“触及灵魂的革命”早已淡忘,四十多年前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磨灭。不过其中“大串联”的一些片段,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因为这一段经历太过荒诞,太过“空前”,也不知是否能够绝后,还是趁我彻底忘却之前将其写下来,以供哥们儿、姐们儿酒中饭后一笑。

 

   我们是11月下旬去火车站,开始准备乘车参加串联。那时,北京车站正常的客运任务早已停顿,那里成了事实上的红卫兵和革命师生的转运站。偌大的站前广场密密麻麻满是横躺竖卧的革命小将,或者等着乘车离去,或者等着安排住宿。在这一片无序中,唯一有序的是高音喇叭不断播送红卫兵在北京受接待的注意事项。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家长也真够胆大了,那样的乱世,十五六岁从未出过门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儿,就放心地让她们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了。

  

   令我最难忘的是当年火车上的情景,我没有经历过战乱,逃难,仅从电影的片段中看到过一点点,我相信串联时火车的拥挤不会次于战乱逃难。火车车厢里的拥挤完全是世界末日景象,车厢门很难挤上去,我们十几个同学有很多是从车窗爬上去的,我是我们几个里最后一个从窗户上去的,就蹲在车厢的小桌底下很长时间动不了,人挤人人靠人,用摩肩擦踵都不足以形容,行李架上或趴或蜷着学生,车座下顺躺着学生一个挤一个让人无法下脚,车座上三人座挤着六七个人,车座靠背上骑坐着学生,能有座挤着坐的那是很幸福的,车厢里挤得密密麻麻。挤站的太累了刚一换脚,那地方就马上伸下另一只脚,你抬起的脚便无立足之地了。  

 

   至今留下的记忆,车厢里乌泱乌泱地,灯光昏暗空气污浊。记得我内急,(我从小肠胃就不好)挤过去想方便,见厕所里挤满了学生,蹲坑里有大便堆积,上边竟然还掉了一个大烧饼,火车上那时根本没有水,满车厢都弥漫着一股酸臭的厕所味道,至今想来都有恶心的感觉。  

 

   火车早已不能正点,走走停停,不知道到了哪一站,火车又停了,我挤下车去找厕所,回来才知道坏了,想上车已挤不上去了,我顺着列车跑,我的同学们根本帮不上我,列车已缓缓启动,最后一节车厢尾部的象阳台一样的平台上,有一位哥们伸出了手把我拉上了车,但车厢是进不去了,那时正值寒冬,朔风刺骨,又冷又怕的感觉多年忆起如噩梦,我们在外面的一群学生互相紧紧依偎着,火车磨磨蹭蹭又走了好几站,我才费劲巴哈地找到了我们班的串联队。那位关键时刻把手伸给我的人,是我参加串联后遇到的第一位好人,(整个串联期间共遇到四位永远难忘的好人)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以感恩的心情,怀念那个冬日把手伸给我的温暖。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楼
凌云志 发表于:2010/8/23 9:16:00
圪梁梁,你好歹没掉队啊,我在郑州车站是眼看着火车开走,无计可施,车上两个同学四目与我的二目对视,谁也不好说什么,也不能喊,因为当时已经不是串联时间了,1967年是上访期间,我们不是返京而是从西安转车南下长沙;可想当时是多么的无奈又无助,所有东西我全从车窗递给他们了,我一无所有了,不知你们遇到如此情况将会如何?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