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简历:池谷熏 1958年出生于东京。 同志社大学文学部学习美学,毕业后作为电视纪录片的导演开始了创作活动。关注人性和命运是池谷导演的一贯风格。 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后,开始制作中国题材的电视纪录片,积极在中国开展采访活动。1997年成立Production Ren Universe Cor.。池谷导演的作品中和中国相关的主要有:电影《延安的女儿》、《蚂蚁部队》;电视纪录片有1990《告白?迷路者》,1991年《唐人街》、《独生子女》,1992年《客家圆楼》,1993年《西方黄金梦》,1994年《黄土地的今天》(第35届蒙特利尔国际电视节金奖),1995年《广州青春留言》、《从福建出发去欧洲》,1999年《通往中国巨大市场的风波》等十几部。
关于《延安的女儿》,2002年完成的力作《延安的女儿》是池谷导演的首部长篇纪录像片,以一位北京知青遗留在延安的女儿寻亲故事,揭示了文革那异样年代对人性的欺凌,而获得了柏林、蒙特利尔、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银奖、第一世界国际人权电影节特别奖等国际大奖;使他成为国际知名的纪录片导演。
在《延安的女儿》的官方网站上,对该片是这样介绍的: 在绵远不尽的黄土高原,“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来自贫困农村的女孩海霞,一出生就被抛弃,但她一直在寻找抛弃了自己的亲娘。她的父母是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根据毛主席指令从北京下放的红卫兵。“为什么,生下了我,又要抛弃我呢?” 她激烈的思考唤醒了曾是红卫兵的人们对过去不堪的回忆。包括一个在为海霞的寻亲而奔走的叫黄玉岭的人,他也有着难以抹去的沉痛的过去。其实他曾有过一个和海霞一样境遇的孩子。但在那个恋爱有罪的年代,他被判为“反革命罪”,被迫和女友分开。如今解开这尘封了30年的往事,海霞与黄玉岭踏上了寻找真相的旅途。 1966年,毛泽东开始文化大革命;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斗争中,由10多岁的青少年组织成为红卫兵。红卫兵对“反革命分子”进行了残酷的制裁,他们彻底的破坏活动让城市机能几乎瘫痪。在2年后的1968年,毛泽东号召全国城市的年轻人下放到农村:“学生需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累计1600多万人被送往农村,在陌生的环境开始生活。下放地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以集体生活的方式受到严格管理。
【获奖】
卡洛维法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2002年)
宾夕法尼亚电影节最佳作品奖(2002年)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银奖 (2002年)
捷克国际人权电影节瓦茨拉夫·哈维尔特别奖 (2003年)
影片以王海霞寻找在那个年代抛弃了自己的知青父母为线索,在延安和北京两地取景。形形色色的人物纷纷登场:北京的知青,延安的老乡,老红军战士,知青管理干部,甚至为海霞接生的大婶。通过跟踪采访,透过摄像机的镜头,为我们还原了那段历史,以及还没有完结的故事。不是每个知青都像舒淇一样迷人,也不是每个知青的女儿都像高圆圆一样美丽。当我看到海霞的生母始终拒绝与女儿相见,当看到海霞生父为了求得原谅,让海霞把自己打一顿时,女儿却说:“哪个娃会打她爸啊!”你不由得热泪盈眶,咱们延安女儿的心灵要比那些星们漂亮多了!能够怀着宽恕之心直面过去的伤痛,这本身已是一种高尚的情怀了,咱黄土地咋总培养出这么善良的人啊!
假如用我们本人的眼睛还无法或不愿看清世界,那么就借助他人的眼睛去看本人所处的世界吧,这将有利于我们对自我有个新的看法和体察。看过片想一想,也许这个夜晚不白过。
看了很震撼。心里很不舒服。真希望他们母女早点相认。
想不到日本人能够拍摄出这样的影片,震撼!
国人拍摄知青题材的多部电影作品,未必达到这种效果。
震撼!
说实话俄看这很吃力,不仅陕北话听不懂,连北京话也不懂了。
慢慢地看两遍,才大致清楚一点故事概由,很需要时间的。
看后很是震撼,吸引着我一口气把它看完。母亲没认海霞肯定有她的难处,能理解。
柳梢湾你真是菩萨心肠。这故事可能莫完,
女儿是妈身上掉的肉,早晚是要见的吧?
就是一看到海霞的镜头心里就难受
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了日本人拍的这部纪录片,因为它的真实,只能由衷地说:真好!再用一句俗语,算是读后感吧:性格决定命运。
其中穿针引线的黄玉岭,是个勇于担当的人。这才是男人!
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剖析太深刻。那个白胡子老红军,好汉就是要提当年勇。你们知青受的哪里是罪?比我们那时差远啦。又是一位九斤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