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晚年我做不了主
老越的“做主”楼已经盖成了摩天楼,我得仰视了,而我感觉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哪就盖个小平房吧。
当时不想顶老越的帖,就把一些想法帖在了我们的村楼里。今天,带小外孙参加“金宝贝亲子班”活动回到家中,原本是想发点有关对“独二代”现象的感慨的,见到了被顶起的“做主”楼又改变了想法。
我的家族中老人多,而且有高龄老人多的特点。他们中间,无论是受过、还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可称之为豁达之人。在家庭中都是很能担当、很能做主的人,记得他们曾经多次明确表示过,希望在最后时刻来临时能够安安静静,没有痛苦的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在他们的生命终点,我却看到,一辈又一辈的先人们,没有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想法。是晚辈们的心理不够强大?还是受世俗观念束缚?也可能都有,又可能都不是。
我与老伴和独一代的儿子对这个问题也有过很正式的很认真的探讨,我很明确表示,我的境界不够高,不想用自己的受罪,为医学的发展尽力,而且,我曾经亲历、看到、听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不想在最后的关头再痛苦。因此,在当我被确诊为疑难杂病后,那些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就不要给我做了,儿子的意见很明确,那就是:到时听医生的;老伴则要暧昧些,这不怪他,因为毕竟是发妻,同时知道他的内心和我一样不是很强大。结论是,住老年公寓、少给别人添麻烦,我好像能够自己做主,但是,我想有尊严、没有痛苦的回归大自然,因为这不仅取决于我,同时更是得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的事,我就做不成主了。随遇而安,是我一贯的处事态度,可能最后也只好听天由命,随遇而安啦。
建议重温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在矛盾与实践当中探索必由之路。
再就是听天由命还是听他人由命,随遇而安还是随波逐流不尽相同。
随遇而安讲求的是安,安己、安人、安社会,都是一种境界的追求。
楼主所述是事实,
做主需要条件支,
关键要看当时况,
遇到啥事说啥事。
弄不好还真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呵呵,这事儿要整复杂了,咱只定是呥不清,你们村小平鱼还有老续这些都是真真的,可以叫她们来说道一哈。
俄感觉,做得了主,做不了主,不非得是最后哆嗦那一阵子的事儿,儿刻能做主的时候,咱就赶紧着搂灶起做,做一回赚一回,做的咱盆实钵足信心满满,没准儿就会感动上帝,老天爷也会开眼,说:“算球咧,就由他去吧!”
哇塞!老越站在了哲学高度!可惜当年我的哲学只考了60分混了个及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与认识的排序没错吧?(有点犯糊涂)我只能盼望着在家人们的帮助下,把人生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实践机会完成圆满!
叹人生苦短!回头看,感觉我这个“花朵”好像没几天就开始掉叶了。而在我的叶子全部掉完之前,在清醒状态下,反复表述一下自己的意愿,让家人自己都有个接受过程,是必要的,但是,这个美好想法能否实现,我的感觉是:我还真是做不了主。
人到老年,需要照顾,能自己单过尽量不要和儿女在一起,老年人有点自己的自由生活很当紧。
人到老年,需要照顾,能自己单过尽量不要和儿女在一起,老年人有点自己的自由生活很当紧。
太对了!我得和你握握手!
楼主所述是事实,
做主需要条件支,
关键要看当时况,
遇到啥事说啥事。
弄不好还真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龙版的到来,使我的小平房蓬壁生辉!
人到老年,需要照顾,能自己单过尽量不要和儿女在一起,老年人有点自己的自由生活很当紧。
绝对赞同!只要是有条件,老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间,双方都自在,但是最好也别离得太远。至于身后之事还是顺其自然吧,如果能想开了,留下遗嘱最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