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派 饭
在陕北农村,尤其是在我们插队的那个时候,不管是县里,还是公社的干部下乡到村里,都是安排在老乡家里吃饭,。那时候的干部定量好像是每月三十斤粮食。所以他们吃一天要给老乡留下一斤粮票两毛钱。生产队也是各家轮流的派,轮到谁家是谁家。如果提前知道的可能给你单做一点稍微好的吃。如果临时通知的就来不及单做了,那么就赶上人家吃什么也就跟着吃什么了。因为是生产队在各家轮流派,所以大家管这事叫‘吃派饭’。我们下乡的头一年春节,就是队里把我们派到各家去吃的年夜饭。当然请我们吃饭的都是队里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了。我们也不知道给钱。至于后来生产队给人家补助没有也不知道了。
插队的第二年,北京干部就来了,刚到的时候上头要求他们跟社员同吃同劳动。所以一到村里,首先是在全村各家吃派饭。并且要求吃一圈儿。因此他到了队里还没跟我们接触就被轮流派到各家走一圈。我们不知道人家来了到底怎么管我们。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去主动叫他来。后来大概过了有十来天了,才跟他聊天,请他有时间到我们灶上来吃顿。,没想到他立即欣然答应了。当天晚饭就来我们这里吃了。虽然那时候我们也是缺油少肉,但是怎么说也比老乡家吃的要好,要顺口一点。所以他吃完饭后就要求立马开始在我们这里入伙了。结果他在村里老乡家只吃了半圈就再不去老乡家吃派饭了。
陕北老乡一般都很实在,很热情,来了干部吃派饭,都是先要让到热炕上,饭出来先由着你吃,人家一家人在旁边看着,等你吃完了放下饭碗后才让他们自己家人吃。陕北老乡那时候都很困难,有些家孩子多的还都缺粮食。一般早饭有干粮,吃团子或者镆。到了晚饭就喝稀汤了。看见一家人眼巴巴的看着你吃,那滋味也不是很舒服的。当然没有在我们这里吃饭舒服,随便了。
我们公社当时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是别的村的一个北京干部,下乡的头三天还能跟着大家一块黎明即起,一块下地干活。没过两天,他就盯不住了。早上人家全都起来下地干活了。他老人家一个人还在炕上睡大觉。陕北的劳力天一亮就下地了。这时候家里的婆姨也就跟着起来烧火做饭,过不了多少时间,再敲钟就有人收饭,要往地头上送饭了。所以各家也就天不怎么亮就开始做饭,夏天等饭熟了也不过早上六七点钟。老乡家的饭一熟,首先想到的是去叫今天派到他家的干部来吃饭。刚开始是打发个孩子来叫,结果叫了半天没人答应,回去后,婆姨又亲自来叫。婆姨站在窗外;‘老张,老张,吃饭了。’只听得我们这位躺在炕上被窝里的答到;‘我天天读呢,雷打不动。’,,,,,。这事后来成了我们公社的一个笑话。
不知道现在陕北农村的干部还下不下乡,还吃不吃派饭了。
看孙主任说的,尔格的干部金贵了,赖饭吃不哈了,派饭改包饭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迎合与时俱进的状况。
唉,没派饭了也好,咋及咱也得与食俱进。
咱不是抱旧理儿守旧规的人,只要乡亲们认可就行。
不是咱不给,那时咱们就没有粮票,拿什么给人家?盖头坪说得对,公家人才吃派饭。咱们只能白吃白喝了,惭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