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琴书《梁永宽争孙子》
小区里有一个老汉叫梁永宽,
爱认个死理儿,老是绕不过弯,
退了休更脾气大了,什么都看不惯,
在家说话没人听,还样样儿都要把关。
梁永宽这几天心里头有点烦,
吃了晚饭和老伴儿来到楼下的小花园。
乘凉的男女老少人可真不少,
唱戏的、下棋的、还有的打太极拳。
最热闹的要数一伙老头儿老太太,
乐呵呵领着隔辈人在空地儿上玩。
大的都会跑了,恐怕有五六岁儿,
小的依依呀呀的还抱在怀里边。
梁永宽见这场面心窝子就难受,
原来是他自己的孙子不在身边。
本指望退了休享受天伦之乐,
可孙子挪了臊窝儿就再也没回还。
儿子说姥姥也想外孙,见了就不撒手,
两家人就一个宝贝不让谁看都难?
这年头怕媳妇儿也不算难看,
反正跟我妈那儿,您一辈子也没掌过权。
梁永宽听了这话,脾气就没了一大半,
火憋在心里,腮帮子肿了大半边。
老伴儿看他老是发呆,知道又把孙子想,
出了个主意让他别往牛犄角里钻。
“老头子,我跟你打赌,你还别不信。
这院儿里有八成都是姥姥把外孙子看。
不信你就去挨个把他们问,
有爷爷奶奶带孙子,我给你加一顿酒钱。”
梁永宽听了这话心里不服气,
“这小两口真是一对儿,做事不着边。
爷爷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
怎么说也不该给姥姥姥爷添麻烦。”
梁永宽遛遛嗒嗒往人群那边走,
假装逗逗孩子跟人家搭讪。
大大小小的带孩子的老人有十来个,
问了十个,倒有五对儿是姥姥家把外孙子看。
梁永宽泄了气,有点儿臊眉搭眼,
一回头还有个老人家在逗着孩子玩。
赶忙凑过去问一声:“您老可安好,
这个宝贝儿可是您老人家帮着闺女看?”
老人家笑眯眯摇摇脑袋说了声:“不是。”
梁永宽心说:终于挣到了那份儿酒钱。
忙答话说:“当爷爷带孙子真是有福气,
到老了,就盼着孙子在自己个儿身边。”
老人家笑呵呵说:“你说对了一半,
可不能图自己高兴就把儿女拢到跟前。
他们爱住哪儿就住哪儿咱们可别管,
要不然白搭了力气还招孩子们烦。”
梁永宽说:“您比我大几岁说话也在理,
自个的孙子在跟前儿,您站着说话腰不酸。”
老人说:“要问我多大岁数,倒也不大,
我闺女是这孩子的姥姥,我今年八十三。”
嗐,到了儿还是姥姥家看。
(向知青中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致意,祝大家健康快乐。
-完-
真格对不住,还是莫找到这北京琴书的调调。明儿俄再继续找。
老娘亲侍候月子,娘家妈看隔辈人,尔格在北京可是一种新潮流。颠覆性的!感叹一下:有女儿好啊。
我好久没有听到北京琴书了,记忆中说北京琴书最好的是关学增老先生,边看楼主的此文,那个调调不由的就在耳边响了起来。芦村写的好!
芦村你给的这是关先生唱的,不能做你的伴奏呀!?
你还是自己个儿唱一个的好,你唱了录下来,俺帮给贴这哒儿。
老娘亲侍候月子,娘家妈看隔辈人,尔格在北京可是一种新潮流。颠覆性的!感叹一下:有女儿好啊。
我好久没有听到北京琴书了,记忆中说北京琴书最好的是关学增老先生,边看楼主的此文,那个调调不由的就在耳边响了起来。芦村写的好!
天桥有一个曲艺茶社,每星期天上午有免费演出。
芦村你给的这是关先生唱的,不能做你的伴奏呀!?
你还是自己个儿唱一个的好,你唱了录下来,俺帮给贴这哒儿。
俄不会唱,俄的一个朋友刘砚声,是关先生的弟子,他曾经把俄的《小二哥过年》编曲演出过,尔天我把磁盘搞到,给大家分享。
俄不会唱,俄的一个朋友刘砚声,是关先生的弟子,他曾经把俄的《小二哥过年》编曲演出过,尔天我把磁盘搞到,给大家分享。
收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