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回忆知青往事

1楼
美丽的云 发表于:2008/10/26 21:50:00
 

延安的暖冬

王侠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会儿我们都还年轻。

      在那延河与蟠龙河汇合的地界儿,有座桥,叫姚店大桥,与延安大桥相距有五十里地,自姚店成为工业区之后,招工来的北京学生,往往一有空闲,就会来姚店大桥上走走。桥的几个方向都有厂矿,有延安电厂、化肥厂、水厂、纸厂、变压器厂、钢厂等等。姚店大桥下流的水有时清、有时浊、有时大、有时小。到了冬天,蟠龙河、延河就都结冰了,但延河宽些,结的冰也就厚些、多些。

     忘了是谁从北京带来几双冰鞋,有跑刀、有花样。于是,本来就年轻的人们就在房前屋后连着几晚上浇出了两块子冰场。最初,会滑的人寥寥无几,但看的人多,有我,有小滑、周兰明、朱毅、刘淑兰、刘巧英(延安市场沟的人)等。看着看着,有的人就跃跃欲试,我和小滑、祁红凤、左玲妹、齐淑敏等,一个一个笑眯眯地上场了。我穿着厚厚的棉衣,只一天就学会了站,第二天就开滑,那天接连摔了一百多个跟头,可我掌握了窍道,是学滑者最快出成绩的,我欣喜若狂,又开始带别的人,尤其是带女的时,场边一阵嗷嗷大哄,把冬天变成了盛夏,冰场上红红火火热闹非凡。世界是我们的,美好是我们的,青春是我们的。那两块各宽三米长十米的冰场,成了最美的游乐场。晚上,有人从屋中拉出电线,挂起了几百瓦的大灯泡,学呀、滑呀、没呀、开心呀。

      这引起有些人的不满,一是嫌太闹得慌,二是有点嫉妒别人会耍,三是觉得本来已被自己瞄上的靓女,这下子全身心的在滑冰上了。人和人不一样,天下人也都不一样,没有全都齐心的事。然后就被这麽些个人用炉灰渣洒满了曾欢乐无比的冰场,冰场从此再不能使用。但此时会滑冰的人已有二、三十人之多,这些个姑娘小伙,谁都耐不住寂寞,他们相约下了班或休息天到延河上结了冰的地界儿去滑去美去耍。

     周围一满是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山,冷风嗖嗖,连鸟儿也看不见,可河上的冰块块结的实实的,有的一长块长达二、三十里,大家伙那个开心,一滑起来就乐不思蜀。那些女的更是娇艳无比,一个个脖子上系着红色围巾,在空旷的天地里是那麽的显眼、甜美、妩媚,有的人忍不住唱起了妹妹类的信天游,天呀地呀都在颤抖。那会儿延安电厂有三百职工,其中三分之一是北京知青,他们时时处处生机勃勃,有大城市思维,有大城市气质。从1970年开始招工,先后有甘泉、宜川、黄陵、富县等县的北京知青被召了进来,他们大多数带着青春的气息,散发着春天的芳香,看那!此时此刻,尽管滑冰的季节天寒地冻,尽管这里比不上北京的什刹海和北海,尽管这里贫瘠荒漠,但有他们寒冬变成了暖冬——这支一千七百万大军之中的“小小连队”。


   (在此并向中国知青网、北京知青网、陕西知青联盟的龙行天下、真情年代、五月阳光、大江东去、老谭子、设字209、豆皮、高国、大个、百合姐、艳阳天、leemingzhong、月月致谢!请今后多多指导,多多联络。——留守西安的北京知青           王侠。2008·10·26)

2楼
老谭子 发表于:2008/10/27 6:40:00
精彩文章,精彩生活!谢谢!
3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8/10/27 12:26:00
青春生命正兴旺,
走到哪里都发光,
滑冰成为大娱乐,
开心欢笑放声唱!
4楼
永恒 发表于:2008/10/30 8:20:00
用户已锁定!
5楼
臾声 发表于:2008/11/3 12:16:00
向把一生献给陕西建设的王侠致敬!北京永远是你的家!
6楼
王保国 发表于:2009/1/16 8:07:00
我曾有幸与一些北京知青在一个单位工作,我们非常敬重他们的为人和才学."老三届"们基础知识非常扎实,恢复高考时,考上大学的大部分都是"老三届",而我们这些"文革"中毕业的高中生最多只考上了中专。后来,他们按政策纷纷返京了,家里有关系的找个好单位,有些回去后并不如意。书信往来中,常常会侠带一份无奈,现在他们大多都退休在家。想想也是,当年下乡时,是国家统一组织的,回城时却要自己联系接收单位,确实让人想不通。
7楼
回顾往事 发表于:2009/1/18 21:24:00
写的真好。
8楼
美丽的云 发表于:2009/1/22 20:14:00
幸亏我写了这篇文章,现在延安电厂已被炸平了【这个延安姚店电厂永远不存在了】。
       汽机二班某任班长       王侠
9楼
杨家湾 发表于:2009/4/21 18:23:00
写的真生动,青春的气息是什么艰难困苦都挡不住的。
10楼
杜甫川 发表于:2009/4/24 13:34:00
以下是引用美丽的云在26/10/2008 PM 9:50:46的发言:
 

延安的暖冬

王侠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会儿我们都还年轻。

      在那延河与蟠龙河汇合的地界儿,有座桥,叫姚店大桥,与延安大桥相距有五十里地,自姚店成为工业区之后,招工来的北京学生,往往一有空闲,就会来姚店大桥上走走。桥的几个方向都有厂矿,有延安电厂、化肥厂、水厂、纸厂、变压器厂、钢厂等等。姚店大桥下流的水有时清、有时浊、有时大、有时小。到了冬天,蟠龙河、延河就都结冰了,但延河宽些,结的冰也就厚些、多些。

     忘了是谁从北京带来几双冰鞋,有跑刀、有花样。于是,本来就年轻的人们就在房前屋后连着几晚上浇出了两块子冰场。最初,会滑的人寥寥无几,但看的人多,有我,有小滑、周兰明、朱毅、刘淑兰、刘巧英(延安市场沟的人)等。看着看着,有的人就跃跃欲试,我和小滑、祁红凤、左玲妹、齐淑敏等,一个一个笑眯眯地上场了。我穿着厚厚的棉衣,只一天就学会了站,第二天就开滑,那天接连摔了一百多个跟头,可我掌握了窍道,是学滑者最快出成绩的,我欣喜若狂,又开始带别的人,尤其是带女的时,场边一阵嗷嗷大哄,把冬天变成了盛夏,冰场上红红火火热闹非凡。世界是我们的,美好是我们的,青春是我们的。那两块各宽三米长十米的冰场,成了最美的游乐场。晚上,有人从屋中拉出电线,挂起了几百瓦的大灯泡,学呀、滑呀、没呀、开心呀。

      这引起有些人的不满,一是嫌太闹得慌,二是有点嫉妒别人会耍,三是觉得本来已被自己瞄上的靓女,这下子全身心的在滑冰上了。人和人不一样,天下人也都不一样,没有全都齐心的事。然后就被这麽些个人用炉灰渣洒满了曾欢乐无比的冰场,冰场从此再不能使用。但此时会滑冰的人已有二、三十人之多,这些个姑娘小伙,谁都耐不住寂寞,他们相约下了班或休息天到延河上结了冰的地界儿去滑去美去耍。

     周围一满是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山,冷风嗖嗖,连鸟儿也看不见,可河上的冰块块结的实实的,有的一长块长达二、三十里,大家伙那个开心,一滑起来就乐不思蜀。那些女的更是娇艳无比,一个个脖子上系着红色围巾,在空旷的天地里是那麽的显眼、甜美、妩媚,有的人忍不住唱起了妹妹类的信天游,天呀地呀都在颤抖。那会儿延安电厂有三百职工,其中三分之一是北京知青,他们时时处处生机勃勃,有大城市思维,有大城市气质。从1970年开始招工,先后有甘泉、宜川、黄陵、富县等县的北京知青被召了进来,他们大多数带着青春的气息,散发着春天的芳香,看那!此时此刻,尽管滑冰的季节天寒地冻,尽管这里比不上北京的什刹海和北海,尽管这里贫瘠荒漠,但有他们寒冬变成了暖冬——这支一千七百万大军之中的“小小连队”。


   (在此并向中国知青网、北京知青网、陕西知青联盟的龙行天下、真情年代、五月阳光、大江东去、老谭子、设字209、豆皮、高国、大个、百合姐、艳阳天、leemingzhong、月月致谢!请今后多多指导,多多联络。——留守西安的北京知青           王侠。2008·10·26)

王侠兄:窑店电厂,哥们70年在那出民工。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