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还乡行-流水记
三十八年来一刻未泯的信念,在三十八个暖春凉秋寒冬酷暑中,一天一天与日俱增着,思乡情结揪扯着我的心。记忆里的乡亲、乡音、乡境、乡情都是模模糊糊的,而越是这样越是撩拨着我思乡的恋情,一定要完成自己人生的这个夙愿。
二○○七年十月一日国庆节的临晨,这梦寐以求的想望和期盼,终于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之中化作行动,陕北行,归乡旅,在三十八年后开始踏上还愿之路。
整整六天的郑庄之行留下太多的体会,出发时的激动和感奋;迷途、路毁、车损,难越黄河时的沮丧和郁闷;乡亲们冒雨远道相迎的感动;路途劳顿的筋疲力尽;以及相拥进窑洞、坐在热炕头时的亲情交融…,那么多的遭遇都会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不期而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1a5208b3e23cb4ddf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1a52084ea8632eedbc2.jpg:
陕北还乡行-路程
二○○七年十月一日国庆节的临晨五点半,我步行到三环路边,提前等待YJ从亦庄开过来的车。天还是黑黢黢的,淅沥下的雨,我衣裳已经被打湿。可能是因为出发前比较亢奋,或许就是归心似箭吧,大家都把行动时间提前,尽管雨下的大了,在六里桥接到五宁,赶到涿州服务区跟WJ汇齐,都是提前到达。
开始一路都是很顺利,出杜家坎收费站,上京石高速就算离京了。WJ一辆新标致307,YJ一辆红旗,你追我赶在高速上跑的哪叫一个欢实。尽管小雨不停,可车也不多,在平坦的高速上跑到120迈左右真是很惬意。原本以为总共会有四台车同行的,我带着四部对讲机,现在倒好,不开车的人手一部,叽哩哇啦热闹非凡。
这一路向南奔驰在华北大平原,还不感觉新鲜,从石家庄转上石太线,过了平阳公主镇守的娘子关进入山西,地形地貌就发生变化,这伙儿爱山的人,时不时发出惊呼。一路沿途骑马观花,阳泉坑口电站、清徐醋香、平遥古城、洪洞大槐树…。
两辆车六个人,尽有四个属龙的。龙在云行从雨,一点不假,陕北一行六天,仅有一天没下雨。
我们原来的还乡计划路线,是想走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刚刚开通,链接山西大宁县和陕西延长县的马头关跨黄河大桥。但是前去参加大桥开通典礼的北京知青代表讲,千万不可走这条路,这里黄河两岸的国道和省道,因黄河上游地区连日降雨,道路毁坏相当严重,前来参加黄河大桥通车典礼两省来宾的车辆都陷滞在那里了,此路不通!
从京石上石太转大运一路高速,一气就杀到临汾打尖儿。在临汾被告知,从临汾到吉县黄河壶口的道路在施工,无法到达壶口过黄河,可再顺大运高速到襄汾绕道壶口。
从襄汾到乡宁的那一段回头路,在图中重点标识出来。路很窄非常难走,这还是省道。到了乡宁就见大批各个地方的小车往回开,一位好心的天津车主,向我们挥手示意:快回头吧!知道我们根本不可能再前行,在掉头的地方已经就是大水塘子相连了。标致307在掉头的水坑里不幸遇难,前鼻子撞在石头上,右下颌瘪进去一大块。啊!可怜的307,才跑了5000呀,好在机器没受啥影响。
天色已晚,路途难行,打道回府,路宿襄汾,当夜无话。可这一夜俺可是遭老罪咧!和WJ同住一标间,这厮的呼噜打的哪叫一个水准。那哪是打呼噜呀,分明是在喊口号啊!俺基本是一夜未眠。
第二天的心思就是想尽快地赶到延长回到庄里,那边老乡们已经到县里来迎我们了,可关键问题是怎么渡过黄河,过了黄河就可以进入陕西,我们选择走近处的龙门黄河大桥。年初刚通车的龙门黄河大桥被誉为“黄河第一跨”、“三晋第一桥”。大桥东起山西河津市阳村乡,西止陕西韩城市龙门镇,一桥飞架连秦晋,横跨黄河蔚为壮观。
过了黄河就踏上了陕西的土地,进入关中平原,第一站韩城市,那有司马迁祠墓和党家村。这个市尽管高楼宽街颇有气度,可咋看咋就象个北方的大集市,土的可爱。
在韩城没敢耽搁,上下水完毕拍马往宜川县赶,想一直北上,从201省道再向西转309国道,到富县后上包茂高速抵达延安。
离开韩城,往西北不远就进了山区,开始钻山沟的路程。这一带山峦自然植被茂密,酷似阳平关至汉中一线(我们几个当年离开陕北就先去的那儿)。车在山间行,宛如仙境游,沿路山花遍野流水潺潺,苍松翠柏怪石嶙峋,一阵小雨间隙中会有几缕阳光透出,把个青山绿水好一通彩描。
住在这神山仙川的人儿悠闲,狗儿更是了得,都习惯横坦在道路中央,让得意忘形又慌不择路的307,不慎就向西带走了一只。
过了白马滩镇,就进入延安地区的黄龙县境内。黄龙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大片的森林成为联结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的一道绿色屏障,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车行在蜿蜒曲折的盘山道,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云雾袅绕上不见天,下不见底,路面一个个水坑相连,迎面过来的车辆只能紧贴着错车,谁都担心掉下沟撞上崖,就这样山路十八弯,弯弯环环盘旋到山顶。黄龙山的最高峰叫“大岭”海拔
吃着车上家带的干粮,前方又被告知,去宜川的道路无法通行,只有再绕道黄龙县城奔洛川上高速。
离开黄龙县到洛川县,满眼看到的就完全是黄土高原的风貌了,上到塬顶后,车就象行驶到了华北大平原一样感觉,平坦坦的,路两边都是庄稼地和果园,其实这里的海拔都在
穿过洛川县城,直扑包茂高速。上得高速,这车开的就象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冲到了延安。天色已暗阴雨霏霏,为尽快赶到延长县,我们不进市区,绕过东关,沿210国道经李渠、姚店,到甘谷驿下210,顺着延河直奔延长。这是我们当年来回走过数回的路,那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三十八年了,我们又回来啦。
屈家屹台村的张书记领着乡亲们,早已在城关桥头上望眼欲穿等候了近一整天了。在雨中,一双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满肚子话儿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一握手尽等了三十八年,当年的陕北青年和北京知青,如今早已霜染鬓发,爷爷奶奶级了。啥也先别说了,先到延长宾馆安顿下来吧。
欢迎晚宴是在我们郑庄最高首领高镇长的主持下进行,总算到家了的感觉,瘫痪了俺的革命意志,不知不觉喝了个酩酊大醉。当晚和YJ的小丁丁同宿一间房,身边躺了个晚辈睡的好踏实,连日劳顿的疲惫得以康复,明天一早就要回庄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1a520803f647f362c4f.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1a520850ab37836bcfc.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1a5208f15ec75a3e9e8.jpg:
陕北还乡行-到家
写游记其实也挺好,这样人会觉得自个儿活的坦荡荡透亮亮,生活也就从容了许多。我知道来这里看的是知青,也都是酒友,来分享一杯俺自家酿的酒。酒好不好那是每个人品味的事儿,俺反正尽力了。流水帐是我欢喜的记述方式,感境抒怀,交溶情景,随心所欲。可要有一条主线贯穿,那就是陕北情。情至深处,就是那份投入亲人怀抱的感受。
记得每每回到了爹娘身旁,爹娘总好絮絮叨叨讲起我小时候的趣闻故事那点儿德行,什么见生人钻床底下不出来、拉了裤兜子不敢说、装病耍赖不上幼儿园等等,真不知道几十年的破事儿,他们怎么就会记的那么清那么牢,我怎么就记不得呢?
回到庄上,这种感觉又一幕幕都回来了,三十八年前我过去的那些潮底儿,乡亲们咋会记得这么清这么牢?他们尽会如数家珍似的历数我当年的那些不肖,甚至我的衣着穿戴音容笑貌,都象历历在目似的。父母不在已经多年了,可这亲情的感受,仿佛又重归我的心灵,充盈我的思忆。
迎进窑洞盘腿上炕,握紧的手还不舍得松开。坐在炕桌前,对视凝望,搜寻从前的记忆,可怎么就感觉得三十八年前彷佛就是昨天,还都是昨天的样子呢。一声问候连一串回忆,泯一口烈酒就一口浓茶,出了这家进那家,和乡亲们忆当年话今朝拉起家常…。
这一天里需要记述的太多太多,但是都是一些思想感受和感情及感悟上的事情,都是需要认真回味,深刻思索。现在许多都讲不清楚,也不愿耽误大家的时间,以后有了时间再来补记。
好在家乡的电视台给俺在村里的活动录了象,只把录像奉献上,作为此次还乡纪实,以备今后有时间再慢慢地想,细细地念。
曾感受自由的地方,会念作天地;
曾激越渴望的地方,当尊为山川;
曾享受亲情的地方,应称她老家;
曾挥洒青春的地方,该叫她故乡。
当我感受着自由,激越着渴望,
享受着亲情,回到贮存着我们青春的故乡时,
心儿跳的剧烈,血液搏的沸腾,
手心攥的湿热,全身都在颤抖…。
一、车刚刚开进村口,五宁就开始大呼小叫起来,跟犯病了似的,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就瞎叫,把俄给乐的。前车的高镇长是把我们引到镇政府,那里已经安顿下了早饭,全是当年我们这里的好吃食,什么钱钱饭、油馍馍,我都记不住。好在五宁一直是拿着根笔不停的记,那人好吃,这些好吃食估计都会记录在案的。
我们庄和镇上挨着,很多乡亲已经知道我们回庄,尽管下着雨,三三两两的老乡已来到镇政府门前。我是一满认不哈个人,不敢枉叫怕人笑话,五宁已经是围拢了一圈人了。留留是当年我们郑庄大队的团支书、民兵连长,是和知青们走的最紧的几位年轻人之一,我们一下就认出了他来。回忆起当年他的英姿,总是腰板儿挺的直直的,站个丁字步,在我的印象里是特帅的小伙儿,受苦最棒尖,对我们知青也最热心。我和五宁在庄里的活动就跟留留行动了。
二、当年知青中只有我一个是这个姓,而队里也只有一户这个姓的,同姓八百年前是一家,自然而然就是亲戚。那时候,我乍出家门远离父母无依无靠的一小破孩儿,就是因为攀上了这门亲戚,生活上就比别的知青好了许多。我经常被叫去吃点好的,令其他的知青垂涎。这位亲戚在村里也是很受人尊敬的,在我印象里,当时他的家是全村最干净的窑了。那时候他的孩子很多,但最大的也才在上小学,生活也是很困苦的。
这次回到村里,头一个希望见到的就是他,就是想感谢他那个时候对我的照顾。想告诉他:我都还记得,我临离开郑庄最后的一个晚上,又是他叫上我,到他窑里吃的送行饭。那一分手天各一方,离别都三十七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一直是在我的记忆里闪现,很多回在梦里见到过他的身影,心儿也一直在盼望着再见到他的这一天。
当手又握在一起的时候,相互的端详着。“越江,一满莫变样。”陕北人叫我名字“越江”时候,字眼都发的是第三声,我印象特深。我想着当年他是什么样子?可怎么也想不清,就记得他总是在忙进忙出地,端个这送个那的。今天我看他也是一满没变,我的到来使他很高兴,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又是跑进跑出地张罗着。按规矩,亲人相见自是要喝酒,可我们才刚吃了早饭,我把从北京带来的小二锅头酒和中南海香烟奉上,想是表达一点心意,答谢他当年的养育之恩。他拿出西凤酒,我们对干了几杯。我简单汇报了自己的情况,了解了他家的现状。他现在身体还很硬朗,什么活儿也都能做,儿女们大部分都离开了村子,在延安市或在延长县里当干部,都很出息。现在老两口住在这三孔大新窑的小院,他讲现在他能动弹,不想到城里去住,子女们那儿生活条件是好,可还是舍不得离开村子,等以后老了再说。我还真不清楚,他那老是个什么标准。还特头痛的事儿是,我们俩论的是哥儿俩,可在他孩子们面前时候,我们俩又成了爷儿俩了,瞧这乱乎劲儿。
拍有好多照片记下了这人生历史性的握手,还有电视台的记者录制了专题节目,一切都不会再有后悔,就象我们这样一别三、四十年杳无音讯,可心里装着,就算是天涯海角手和手也紧握着。
三、听乡亲讲那过去的事情
乡亲们对我的那台缝纫机影响特深刻,由此我也小有名气了。记得临插队前儿,家已经是天南地北四分五裂了,上山下乡养军马,父母受审关牛棚,家里看见剩什么就操什么走吧,这台缝纫机就跟我来插队了。那时候村里没有缝纫机,镇上裁缝家有一台,还没我的好。我是会匝不会裁,在大队部门前支好机器上好线,老乡们自己裁好,我就给乡亲们匝些小褂、书包什么的。可我不是裁缝,还得接受再教育挣工分,机器就撂在队部,那些婆姨女子自个儿去使。最后我招工走了,缝纫机归留下的知青处理,据说卖给了一个老乡。这次到延安后见到村里的一个大妹子,现在人家都当了局长,她还告诉我说,当年只有一个愿望,就想挣下钱来,把这台缝纫机买回窑。
我的记忆力太差,老乡们讲的那些知青们在时候,上工受苦、唱歌跳舞、招猫逗狗、摔跤打架…,那么多的故事,我是一满记不哈了。他们说我那时候人儿小,不爱说个话,可现在知青里,恐怕就我陕北话讲的地道咧!……
四、酒醉情深
以酒代茶话当年,质朴的情感浸润着心,三十八年前温馨的往事,桩桩件件若明若暗闪现眼前。窑外雨不住,坐在热炕上,酒就那么暖暖地喝着,一杯接一杯,过去的故事一串接一串,还有那些社火腰鼓、陕北民歌、眉户剧、碗碗腔…。
后来同行的小记者例行提问,要求说说在当年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插队,给我们人生最大的启迪和收获是什么?
五宁可是青年政治学院的教授,从理论讲到实际,从历史讲到现实,头头是道这通忽悠。我想起这几年自己总是在不停地思索这段人生经历,写过一些有关插队的事情,那些文字都真挚表达了我对这段历史的眷念、回顾和感悟。仗着酒劲儿打断她话唠,我说自打我有了插队的经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我就再没有感觉到什么叫困苦,不会再为什么事儿沮丧和颓唐。
酒真的是喝高了,我硬着舌头语无伦次特激动,象是在吼叫…。
五、遗憾,留点也好,就会再来
酒喝多了误事儿,躺在高镇长床上动弹不得,没能和五宁他们一起再到前沟后沟转转,去看看当年打的水坝,镇上的学校以及其他的乡亲们。好在五宁拍了许多照片,还有录像,我就捡现成的吧。
我们郑庄村是郑庄乡镇的首府,村里的能人多,也就产生了人心不齐的现象,我们回庄就有感觉,很多当年熟悉的乡亲们,因为相互之间存在了隔阂,你来他不来。队里刚上不久的新书记,不是很熟悉,也没组织大伙儿,只招呼个别乡亲和我们寒暄几句。要是象YJ他们村,村长书记把乡亲们聚到大队部(村委会),大家见个面,一起聊聊就好了。
五宁是大学教授,对文化教育在行,所以给乡亲和家乡做点实际贡献,她还是有想法,盘算着以后怎样对镇上学校的师资进行培训。可我就不行,不知道自己该具体做些什么。
当晚歇息在镇长的套间,偶尔听到的几声狗叫,这里的夜寂静令我感到寒冷。这里曾经是我的故乡,当年那个弱冠少年,曾带着无望和凄凉、无助和孱弱、无知和青涩来到这里,又带着信念和企盼、关爱和强健、从容和坚定走出这里,但这一片黄土地究竟给我了什么?为什么会在我的生命中,感觉得那么重要呢?
六、人回了心留下了
四日清晨担心惊动乡亲,一大早就离开庄里,赶往姚店,到增发家吃早饭。增发是随我们北京知青一起进厂,到汉中当工人的当地孩子,进厂时我们是一个班,我还是他班长呢。那时候他最小,是颗碎脑儿,如今他孙子都和我女儿那么大了。故土难离,他还是回到陕北,在姚店化肥厂当工人,企业亏损倒闭,给上他点儿钱回家,说是给她女儿开到厂子干活。农村也是由农村的好处,多子多福啊。
延长县郑庄公社郑庄大队二队是我插队的地方,插队时间不长还不到两年,但是在我的人生历程中,却产生极大影响,留下深刻印记。许是因为从此走上的社会吧?是生活环境的落差巨大?我仔细琢磨,觉着还是那瘩风水好人好,才会叫我们这些本来不属于这块土地的人,却能够如此念念不忘耿耿于怀……
窑洞访谈(第一集)
情深谊长(第二集)
知青教授(第三集)
魂牵梦绕(第四集)
时空歌声(第五集)
陕北民歌(第六集)
好感动啊,曾经走过的土道道如今也有诺大的路标了!五宁不简单啊!捐点钱不解决大问题,救急不救穷.施教兴家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