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纪事】二、难忘那簇山桃花
有年春天,喜欢花的老婆嚷嚷着要到植物园看花,我们去了,公园人真多,象赶集。一路上,老婆的脸放着光,很高兴。可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我找不到丝毫诗情画意。公园好些路修的弯弯曲曲,要给游人造出浪漫的感觉,可我就喜欢直奔主题。我们随人流,终于走到一片有花的林子,还听到有人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原来这是片桃树林。这里的每棵树在园丁呵护下,都长的茁壮,五大三粗。花也开的疯,满树是花,满地是花。
我学浪漫,走近一株花细看,还好,上边有几个粉红的花蕾,算含羞待放吧,可别的都把自己粉白粉白的花瓣开的往外撇,直露花蕊。这时想起下乡插队时,第一次看到山崖上那珠山桃花,我的心怦然震颤的情景。我意识到,人工栽培供人观赏的花,只能调剂心情,愉悦感官罢了。只有在艰苦卓绝环境里不经意间发现的美,才令人刻骨铭心,才启迪人心灵升华。
那是在下乡插队迎来第一个早春发生的事。
我下乡插队在秦岭深山的凤县白家店。春节过后,我们同村的插队同学相约从城里回到村里。没两天,就把从家带来好吃的东西消灭光了,也把各自认为可传播的消息放大说完了。生活又恢复到以往的劳累、沉闷、不知希望在何方、望天熬日子的轨道上。
一天早上,我们在村口起圈,就是挖牛圈里的粪,再用背篓把牛粪背到山上给坡地施肥。我背了两趟,真真精疲力竭了,队长说,大伙歇歇气吧。我披着处处暴出棉花团的再生布大棉袄,仰脸躺在牛圈旁的大青石上歇气。这时,山里的晨雾刚刚被太阳刺透,春风搅和着村里的炊烟气,牛圈发酵的粪土气,大地复苏的泥香气扑鼻而来,深深的吸口气,舒坦!迷起眼睛看天,突然间,我发现头顶残雪尚未化尽的山崖上,斜着伸出一株山桃花,疏落的枝条上灼灼地开着粉色的花,在金色晨光照射下,灿烂无比,娇艳欲滴。我的心一下狂跳起来,陡然起身指着花喊:看,春姑娘!
大家顺着我指的方向抬头看,气氛有些冷清,缺乏一些呼应。老队长取出含在嘴里的长烟袋往石头上磕着说:“进后沟二里地的阳坡上,这花多的太,把坡都盖满了,改日你们进去看。”
大家的不以为然,并没有影响我的情绪,更使我感到山桃花的生气勃勃,神采不凡。山桃花在春风里舞动,就象对着大山欢笑,对着大山歌唱。
好些日子,我都惦着那株山桃花。它开在村头山崖,环境太僻了,拼了满身力孕育成花,开了,遇到的却是这么一种境地,花不是白白地开了么?为啥要这样呢?是出于对生存的执着追求,还是出于对春天到来的一种责任?
我想,山桃花,年轮里,意识深处,是有着自己生命的律动。逢到节令,就开花。全不管周围事物投来的是冷漠,还是赞赏的目光。大约年年都是这样,开花,不贪图得到什么,不希望有什么报偿。开花,既不是炫耀,也不是巴结,只是要尽到应尽的责任。能做到这一步,自觉自愿,自然是心安了,泰然了。这样,即使是生长在无人问津的山沟,也不会寂寞,也不会孤独。平静地对待世事,对待生活,从来也没有想到对谁去表白诉说。默默地开花,默默地结束。
呵,山桃花……。村口山崖上长的那簇山桃花,让我插队的艰难困苦化成了刻苦铭心的留恋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