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收藏的情趣在于读懂作品的文化内涵

1楼
河沿渔人 发表于:2014/2/27 12:32:00

              
 收藏的情趣在于读懂作品的文化内涵

     --姜太公钓鱼宁可直钩取

 

           

                撰文:河沿渔人

 

    

   这幅《渔翁钓鱼图》是九十年代初、辽沈地区的人物画家陆允铭先生为我刻意打造的河沿渔人人物画。

   其画表达了一个渔翁在钓鱼的意境......。中的隐秘处还为本人提款为:“姜太公钓鱼,宁可直钩取,不能弯中求。”这是一幅寓意深刻的人物画所以,我很珍惜。

   但是一直不明白其中寓意,后来经过查询才知道。其实这是引用了一个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已是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我们都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且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虽是一个歇后语,却讲述了一段历史故事,让我了解了那段历史,也懂得了藏画如同收藏历史的深刻文化内涵。此画虽然是臆造的河沿渔人,但是,也符合了我的钓鱼心态,所以这幅画也是我收藏中的最爱。20年来一直为我珍藏。如今,几十年光阴悄然流逝......不经意间才发现、画未变,人已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27 21:09:18编辑过]
2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14/2/28 9:15:00

数十年前获赠图,

直钩钓鱼涵义足,

几经琢磨方领会,

如今感叹光阴浮。

3楼
千帆过 发表于:2014/2/28 22:59:00
   画未变,人已老,时间都去哪儿了?看渔人的文章就知道,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画没变,人变了,人读懂了藏品的内涵,变得更会享受生活情趣了。
4楼
河沿渔人 发表于:2014/3/2 16:17:00
谢谢龙行天下老师精彩诗评!
5楼
河沿渔人 发表于:2014/3/2 16:18:00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14-2-28 22:59:00的发言:
   画未变,人已老,时间都去哪儿了?看渔人的文章就知道,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画没变,人变了,人读懂了藏品的内涵,变得更会享受生活情趣了。
感谢千帆过版主赏评,写进俺心里了,无比感谢!

6楼
闲人一个 发表于:2014/3/2 18:41:00
点评到位,及其欣赏.....
7楼
河沿渔人 发表于:2014/3/5 12:25:00
感谢闲人版主的点评。
8楼
叶飘零 发表于:2014/3/31 17:05:00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我从未用过。按照历史故事给出的歇后语,我的理解是姜太公想钓,周文王愿被钓,结局是理想的圆满的,用现在的话叫“双赢”。可是现实中这句歇后语大多被用作“上当受骗”的意思,骗人者振振有词用“愿者上钩”为自己开脱,被骗者同样用“愿者上钩”而被哑巴吃黄连。我以为如果是骗人的意思,那该用弯钩而不是用直钩,其实“直钩”哪来的“钩”?不知是我钻牛角尖还是理解有误,总之我一直没弄明白,也就一直没有用过这句话,很希望谁能帮我弄明白。

9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14/4/1 8:28:00

飘零的解释是真正的原意!

后面那些顶多不过算是后人推衍出来的论调吧。

10楼
河沿渔人 发表于:2014/5/10 6:49:00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我从未用过。按照历史故事给出的歇后语,我的理解是姜太公想钓,周文王愿被钓,结局是理想的圆满的,用现在的话叫“双赢”。可是现实中这句歇后语大多被用作“上当受骗”的意思,骗人者振振有词用“愿者上钩”为自己开脱,被骗者同样用“愿者上钩”而被哑巴吃黄连。我以为如果是骗人的意思,那该用弯钩而不是用直钩,其实“直钩”哪来的“钩”?不知是我钻牛角尖还是理解有误,总之我一直没弄明白,也就一直没有用过这句话,很希望谁能帮我弄明白。】

 

谢谢叶飘零老师的关注与点评,我在网上找到了关于这个歇后语的解释:顺便发到这里,以供叶飘零老师审阅。

共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507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