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组建后,各连配备了司号员。你还记得“号谱”吗?
起床号的曲谱和歌词如下:
5 1│3 1│1 -│3 5│5 1│1 -│
早晨到了,快点起床!
这里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5”都是低音,没有打出来。
为啥开头和结尾都用低音呢?
第一个低音有道理,睡得迷迷糊糊的,需要慢慢地唤醒。
第二个低音就没道理了,刚想醒,低音说:“起不来,没关系!”
于是,第二段的歌词变成这样了:
“你不起床,再吹一遍!”
如果吹了好几遍,他们还不起床呢?
歌词就变为:
“我不吹了,腮帮肿了!”
再说说熄灯号,曲谱和歌词如下:
1 1│3 5│3 5│3 1│1 -│
熄灯了,快点睡觉。
这里,曲谱中都是中音,没有高音。
年青人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挺兴奋,睡不着。
于是,司号员再吹第二遍,歌词变为:
“睡不着,就接着聊!”
要是有人讲故事,大家都支楞着耳朵听。
司号员只好吹第三遍。歌词为:
“别睡了,故事太好!”
------
兵团应该按时作息。但是,那时常搞“跃进”,起得太早,
他们毕竟是十几岁的青年啊!
那个时候,文艺贫乏,讲故事的机会是很少的,让他们多享受一会儿吧!
《集结号》的导演冯小刚是个复员军人,但恐怕他早把号谱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