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红卫茶.茶沟

1楼
天涯孤客 发表于:2009/1/5 10:07: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红卫茶.茶沟


    中国茶世界闻名,潮汕的功夫茶更是世界一绝。每当我端起那玲珑的功夫茶杯,品味着甘醇厚滑的茶液和沁人心肺的茶香,神思飞逸之际,总会想起那“红卫茶”。

    记得刚到农场不久,随着老职工出工干活,有一次工休时,一个老职工扯了一片树叶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并告诉我这就是茶叶。我将信将疑地摘了一片放进口里,果然,苦涩之后就是甘甜。之后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知青逐渐熟悉了环境,我发现在好几个已定植的橡胶园里,有零星生长的茶树,说是野生却不像,因为附近一带的植被物种应该都差不多,这些茶树根本不可能是自然分布。我们南俸农场原来是海南农垦两个橡胶育种站中的一个,以育种为主,我去的红卫队又是一个新建的队,所以新开的橡胶园胶树还很矮小,每行胶树间留空的山地我们称为“环山带”,环山带的杂树生长很快,要定期砍掉,才不会遮盖橡胶树生长的阳光,这个作业叫做“砍带”。在有茶树生长的胶园,工人们砍掉杂树,总会很自觉的把茶树留下来。

    每当春季到来,尤其在清明前后,红卫队的职工利用工余时间把茶芽摘回来,精心炒制。这些茶树在野地里生长多年,旁边生长着许多杂树杂草,根都缠在一起,所以,茶芽用大火杀青后,揉搓成条,还要挤掉一些涩水,然后放在铁锅里,用很小的炭火慢慢炒焙,决不能炒焦。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叶带着一股清香,茶汤碧绿或者金黄,味道很厚,应该属于绿茶,适宜用来泡功夫茶。来红卫队的知青有一些是从潮汕地区来的,还有一批就是澄海的移民,他们就用这些茶叶教会了我们广州知青喝功夫茶,同时沟通了互相的感情,抹去了一些地区的差异。这时有人提议,这个“野茶”应该有个名称,就叫“红卫茶”吧!很快,这个名字得到大家承认,红卫茶成了红卫队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那时没有电视,工余能消遣的活动很少,就经常围在一起喝功夫茶,天南地北的乱扯一通,给我们知青带来不少乐趣,排解了许多的苦闷,有些知青探亲时还特意把红卫茶作为土特产带回家里。

    在红卫队生活了约两年,我被调去参加新建“红星队”。红星队是往更深的山里拓建的,离红卫队约四十分钟路程,在山坡上劈出一条公路,搭起一批茅房,我们搬上简单的家当,一个新的连队就诞生了。在红星队我们的生产任务依然是开辟新的橡胶园。在新的山地里,我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茶树,但仍旧如红卫队那边同样的零星生长,一块地方只有十多二十株。

    一般来说,人们每到一个陌生地方,总是先在附近活动,然后随着时间流逝,向更深更远处扩展。终于有一天,传来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有人在距离驻地一小时路程的深山里发现了很多茶树!闻讯我们马上赶到地点,哇,真令人兴奋!那是一条小山沟,沟两旁的树林已明显曾被人砍伐过,是重新长起来的次生林,树木都有四五米高,密密匝匝的,一些茶树就顽强的长在中间,树干有杯口粗,个别的有碗口粗;我们看到约两三米距离就会有一株茶树,而且分布在近百米的山沟里。这个规模与我们原来发现那些零星生长状态的茶树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刚好是清明过后不久,茶牙满树,我们一来攀爬技术不好,二来也没有什么保护的意念,每人拔出砍刀三两下把一棵茶树放倒,把茶芽摘下来,塞满了各人的随身篓子。

    发现茶沟之后,红星队的人们兴奋了好长一段日子,工余时不少人去采茶,各家各户忙着炒茶,相互间还交流如何炒出好茶的经验。也有人不知从那里听到了一种说法:这茶沟的茶树是很早以前有人栽种的,估计有三百年了。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有人开始称这茶为“明茶”,明朝历史距离也不过三百多年。有了这一说法,我们喝着这茶觉得人生难逢,更显珍贵了。不过,红星队的人大多数是从红卫队过来的,红卫茶的名称也开始在南俸农场出名了,整个农场只有红卫队这边报告有野茶,所以,红卫茶的名称仍被大家公认。

    这时,红星队的领导觉得野茶资源不应白白浪费,就交了个采茶加工的任务给我。我当时是队里的“赤脚医生”,按规定是半脱产,那么,采茶就是我半个工作任务。队里派人专门搭起了一间小茅屋,里面就只有一个灶,一口直径足有一米的大铁锅。每天,我把特制的藤篓栓在腰间,篓里插着一把小勾刀,走进山里,采药或者采茶,真有一番闲云野鹤般的意境。采茶回来,按老工人教的方法精心炒制茶叶,成品交给队里,出售给职工们,丰富我们的生活。记得还接受过一次特别任务:选最好的茶芽,最用心地炒制,搞了一斤左右的精品送上团里,听说是要送到兵团首长那里品尝鉴定用的,但结果怎样却不得而知,不是我们这些小兵能听到的。

    茶沟的发现还带来另一个戏剧性的结果。红星队有个广州知青的弟弟也到了海南,在屯昌县中建农场。当哥哥的去探弟弟,走的路线是:红星队→南俸场部→琼海县城(加积)→屯昌县城→中建场部→弟弟的连队,要花四到五天。哥哥谈到最近发现茶沟的新鲜事,弟弟说我们队往南一个地方也叫茶沟,两兄弟一琢磨,再找老工人一问,证实了东南边就是琼海地方,在老工人的指点下,真的找到了回南俸农场红星队的路,其实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路程。红星队实际处在三个县交界的地方:正北面是定安县的中瑞农场,西北面是屯昌县的中建农场。但茶沟到底应该属哪个农场的地盘?我们当时无从考证,也无必要考证。人离开多年,留下的只是一段生活的回忆,对红卫茶,对茶沟的回忆。最遗憾的是再也喝不到真正的红卫茶了!虽然,红卫队后来也栽种了一些茶树,但好像并不成功,没有产出。


            

                                           2007.11.6

2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1/5 12:55:00
自然宝藏真丰富,
深山沟里老茶树,
如果当作足迹存,
如今定是好去处。
3楼
槐乡 发表于:2009/1/5 12:59:00

......每天,我把特制的藤篓栓在腰间,篓里插着一把小勾刀,走进山里,采药或者采茶,真有一番闲云野鹤般的意境。......

看楼主的叙述,感觉很美,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在眼前。好怀念,茶沟,更想那真正好喝的红卫茶。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59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