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春节买票难所想到的-----

1楼
勇鸣 发表于:2009/1/17 16:34:00
 首先要说明一下:由于我一开始发帖出现了代码,我也没有修改成功,但是咱们的斑竹为我的拙文修改,才有下面正常的帖子。

                     由春节买票难所想到的-----

      回想起二三十年前每次探亲购买火车票,特别是从上海返内蒙时买票时的种种艰辛,真像是打翻的五味瓶,甜、酸、苦、辣、咸各种滋味都涌上心头。
      当年,铁路交通的落后状况已无需累述,加上全国1700多万上山下乡知青形成的流动大军,使人们春节回家的路异常艰难,作为知青的一员,当时的状况是被动和无奈的,不像现在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是主动和积极的,但是,每到春运来临时,人们回家的
心情同样充满了期待和盼望。可是每到春运来临时,从电视上看到似山如海的人流,听到一票难求的叹息,令我十分困惑,改革开放30年,国家在交通运输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回家的路怎么还是这么艰难!
      回想起我当年买火车票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七、八十年代我已在内蒙工作,每隔一、两年要回沪,春节过后就要按时上班,因此买返程票就是当务之急的大事。记得当时开往北方的列车售票处设在北京东路上,我家住在青浦的一个小镇,去购买车票必须要换乘三辆公交车才能达到,路上的时间最少也要用去两个小时,凌晨赶个头班车出去,到那里至少也是7点钟以后了,急急忙忙地赶到售票处,排队的人群已经是蜿蜒好几百米了,只好跟在旁边小弄堂里长长的人流中向前挪动,天气好还凑和,有几次遇到下雨天,又没有避雨的地方,清冷的雨水淋湿了头发、衣服,真是身冷、心更冷。就这样,有时运气好到了中午前后能买到票,运气差时连续两三天也买不到。记得在七十年代,有一次春节后要回内蒙,下午就离家,晚上一直在那里排队,冻、饿、困、累的滋味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象。
       前年我居住的小镇也设立了一个火车票代售点,让我欣喜不已。
去年国庆节,妻姐、妻妹来上海与我们团聚,小住一段时间后要回内蒙,妻子骑上自行车不消半个小时就从小镇的“火车售票点”把返程票买上了,真是便利极了,由此我一直酝酿着想写写今昔买火车票之对比。谁知时光匆匆,我的小文章还没收笔,09年春运的脚步却来了,眼见小售票点人满为患,排队的人群又成了长龙,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在瑟瑟的寒风中等待着一张回家的车票。 
      从中央台的春运票务专题上看到一个数据:09年春运一票的购得率比高考录取率都低,是1/6的概率,也就是说6个人去买票,只有一个人能买到回家的票。同时,我在网上看到上海旅客买票,十多人三路通宵买到三张票。一位要买回沈阳车票的旅客,她与十多个朋友为确保买到票,兵分三路,通宵在三个车票代售点排队。她是前天晚上11时来到代售点排队的,却只排在10位以后。早上轮到她购票时依旧落空。另外两路中,也只有一位朋友买到3张票,而她们原计划购买13张票。还有一位欲购湖北方向车票的阿姨没买到票后,当即决定留下来通宵排队买第二天的车票。 
      看到这情景,春节买票难的状况真和我们那时有得一比,想想我们那时早出晚归地挤公交车、通宵达旦地排长队,眼巴巴地等着顺序号的不断接近------,一旦买到票欣喜若狂,象范进中举一样。为此,真不希望如今想回家的人们其路程还是这样艰辛。
      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每每上下班经过售票点时看到站在没有遮风挡雨的露天处,期待着能买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的人们,心中总是隐隐地感到几丝痛楚,真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但我一介草民又能如何呢?只希望我们的国家、政府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早日解决春节期间买票难、回家难的问题。
      可喜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1月14日就有关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铁道部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铁路局目前也正在积极想办法针对紧张情况,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据说到2012年铁路运输能力将得到极大的释放,“一票难求”的情况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衷心祈福需要回家过年的人们能顺利地买上车票,能与自己的亲人们高高兴兴地过上团圆年。 
                                          写于2009年春节前夕


2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1/17 17:52:00
  代楼主重发:

春节买票难所想到的-----

回想起二三十年前每次探亲购买火车票,特别是从上海返内蒙时买票时的种种艰辛,真像是打翻的五味瓶,甜、酸、苦、辣、咸各种滋味都涌上心头。 当年,铁路交通的落后状况已无需累述,加上全国1700多万上山下乡知青形成的流动大军,使人们春节回家的路异常艰难,作为知青的一员,当时的状况是被动和无奈的,不像现在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是主动和积极的,但是,每到春运来临时,人们回家的心情同样充满了期待和盼望。可是每到春运来临时,从电视上看到似山如海的人流,听到一票难求的叹息,令我十分困惑,改革开放30年,国家在交通运输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国家的路网怎么还是这么艰难! 回想起我当年买火车票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七、八十年代我已在内蒙工作,每年要回沪,春节过后就要按时上班,因此买返程票就是当务之急的大事。记得当时开往北方的列车售票处设在北京东路上,我家住在青浦的一个小镇,去购买车票必须要换乘三辆公交车才能达到,路上的时间最少也要用去两个小时,凌晨赶个头班车出去,到那里至少也是7点钟以后了,急急忙忙地赶到售票处,排队的人群已经是蜿蜒好几百米了,只好跟在旁边小弄堂里长长的人流中向前挪动,天气好还凑和,有几次遇到下雨天,又没有避雨的地方,清冷的雨水淋湿了头发、衣服,真是身冷、心更冷。就这样,时而运气好到了中午前后能买到票,运气差时连续两三天也买不到。记得在七十年代,有一次春节后要回内蒙,下午就离家,晚上一直在那里排队,冻、饿、困、累的滋味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象。

去年国庆节,妻姐、妻妹来上海与我们团聚,小住一段时间后要回内蒙,妻子骑上自行车不消半个小时从我小镇的“火车售票点”就把返程票买上了,真是便利极了,由此我一直酝酿着想写写今昔买火车票之对比。谁知时光匆匆,我的小文章还没收笔,09年春运的脚步却来了,眼见小售票点人满为患,排队的人群又成了长龙,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在瑟瑟的寒风中等待着一张回家的车票。 我还从中央台的春运票务专题上看到一个数据:春运一票的购得率比高考录取率都低,是1/6的概率,也就是说6个人去买票,只有一个人能买到回家的票。同时,我在网上看到上海旅客买票,十多人三路通宵买到三张票。一位要买回沈阳车票的旅客,她与十多个朋友为确保买到票,兵分三路,通宵在三个车票代售点排队。她是前天晚上11时来到代售点排队的,却只排在10位以后。早上轮到她购票时依旧落空。另外两路中,也只有一位朋友买到3张票,而她们原计划购买13张票。还有一位欲购湖北方向车票的阿姨没买到票后,当即决定留下来通宵排队买第二天的车票,真为他们届时回不了家而担忧。 看到这情景,春节买票难的状况真和我们那时有得一比,想想我们那时早出晚归地挤公交车、通宵达旦地排长队,眼巴巴地等着顺序号的不断接近------,一旦买到票欣喜若狂,象范进中举一样。为此,真不希望如今想回家的人们其路程还是这样艰辛。 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每每上下班经过售票点时看到站在没有遮风挡雨的露天处,期待着能买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的人们,心中总是隐隐地感到几丝痛楚,真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但我一介草民又能如何呢?只希望我们的国家、政府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早日解决春节期间买票难、回家难的问题。 可喜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1月14日就有关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铁道部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铁路局目前也正在积极想办法针对紧张情况,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据说到2012年铁路运输能力将得到极大的释放,“一票难求,一车难请”的情况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衷心祈福需要回家过年的人们能顺利地买上车票,能与自己的亲人们高高兴兴地过上团圆年。 写于2009年春节前夕

3楼
槐乡 发表于:2009/1/17 19:08:00
衷心地祝福全国人民阖家幸福!早日团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乐.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勇鸣 发表于:2009/1/17 20:37:00
斑竹为俺去乱码
感谢
龙行加天下
文章显现才如初
祝福槐乡欢阖家

5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1/20 9:18:00
谢谢勇鸣的夸奖!
买票难充分显示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6楼
土坷垃 发表于:2009/1/23 16:42:00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有个过程的。
7楼
槐乡 发表于:2009/1/23 16:53: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拜年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1/23 18:33:00
以下是引用土坷垃在23/1/2009 PM 4:42:41的发言: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有个过程的。

是啊!一个漫长的过程。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