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祭 文 / 乾坤大侠 | |
|
黄河是一部充满无限玄机的天书,是中华民族顽强生息的精神图腾。黄河儿女不甘向命运低头的倔强性格,犹如奔腾不息、百折不回的黄河义无反顾地扑向大海。黄河两岸一辈又一辈无以数计的子民们,在逆境求生中变得悲壮刚烈、睿智聪颖,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也学会了无奈的顺从,故而谱写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而伟大的人间史话来。 远古时期,一群强大的、充满野性的原始部落,在与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抗衡中,无情的现实摧毁了不屈的灵魂,无奈地崇拜起了深潜于人们精神领域里的天地诸神,慰籍灵魂、寄托精神。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苍生太平。依山的敬山神,傍水的祭河神。祭祀活动实际上是人的意志向残酷的现实虔诚地招安的盛典。 老爷爷说:黄河很长很长,两岸居住着数不清的生灵,只要虔诚地哀祷才能博得河神的仁慈之心,只要心诚感动了上苍,河神佬就会毫不吝啬地将黄河上游丰厚的五谷杂粮、飞禽走兽、石炭木材之类源源不断地送来,供养黄河两岸忠实的信徒们,我们才能丰衣足食、太和无患。 河神的恩惠终于使懵懂无知的黄河人善良的天性,蒙上了无限神秘的色彩。每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之日,黄河两岸每一个部落都要举行盛大隆重的祭河仪式。事先,在村里以抓阄办法选定献给河神最重要的祭品——童男童女。人们以此为荣,谁家的娃娃被选中了,便会被人认为是积了三代洪福的修行结果,在族人眼中那是光宗耀祖之喜事。惊心动魄的祭河时辰大多在黄昏时分,全村老少身着盛装、披红挂彩,震耳欲聋的鼓乐开道,坐在花轿里的童男童女被手捧灯笼的众人簇拥着。夜幕中,这样一支浩浩荡荡的祭祀队伍在部落首领的引导下像一条巨龙,沿着崎岖的山路向黄河岸边蠕动而去。天真无知的童男童女怎么会知道,自己正在被一步一步地送往永不复还的黄泉之路。 夜色中,咆哮的黄河被唢呐声和锣鼓声淹没了。在司仪的主持下,村民们列队跪拜。司仪的祭文诵罢,随着“献生——”一声悠长的号令,两顶花轿连同童男童女被推向巨浪滔天的黄河中,浊浪里充满稚气的哭喊撕心裂肺,由近而远。水面上漂着一盏盏灯笼相继熄灭在洪流之中…… 在黄河两岸,如此悲壮的祭河悲剧不知周而复始地上演了多少代。一直沿革到我的父辈时,伟大至上的人性终于战胜了神性。有的父母宁愿自己代替子女“献生”,有的父母甘心陪骨肉一起被献。于是,祭河“以畜代人”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破天荒的伟大改革出现了以后的祭品就是牛羊等畜生,甚至是用牛皮、羊皮做的。我小时候参加的祭河仪式,已经没有多隆重了,只是在老人的陪同下向黄河献一只鸡,或只放河灯。 现在二月二祭河的习俗已经荡然无存,祭河的形式已经成为传说。我只所以写下《河祭》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怀旧,而是觉得作为黄河人,我们都应该听懂滔滔黄河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您听懂了吗? |
远古无知信河神,
年年祭祀太认真,
童年男女命运惨,
近代才改用三牲。
记得上小学时学过这篇文章,祭河神,不知有多少儿女惨遭伤害,太可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