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家
2009年2月14日,在中国知青网管委会副主任设字209的带领下,开心、农夫、粒沙、松竹和槐乡一行六人走进北京电视台(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知青朋友们),参加《五星夜话》栏目组访谈节目的摄制活动。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是反映东北插队知青生活的,和全国各地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大同小异,看起来感觉非常亲切。
搬回北京刚刚两个多月,对这个城市的交通线路比较陌生,电视台在西三环,而我住在东五环以外,为了按时赶到集合地点,特意提前约好松竹老师在地铁口等我一同前往,六点多种就出发了,有老师的指路,八点十分就顺利的到达了,此时八千里路朋友和一些知青战友们已来到了电视台门口等候。(这就是我们知青朋友们的一贯作风,到老了还是不变。)
我这个人在外面一般不喜欢多说话,第一次进北京电视台,只是想看一看,开阔一下眼界,凑凑人数当当观众,体验一下现场的气氛,感受一下快乐。
因不知时间有变,一直等到十点多钟,大家才排队入场。早上出来的早,有幸在电视台的欧式餐厅吃了一顿早餐,还真不错,红枣粥和鸡蛋饼,价格很实惠。
走进录制现场,心情很平静,完全没有了前几次的激动,感觉很亲切、自然,主持人文燕潇洒、大方、得体的主持一下子把大家的心拉的很近。编剧:高满堂,导演:安建,女一号:闫妮,女二号:马 苏,还有三位嘉宾。他们的出场,让我感觉到,他们是名人,但也是普普通通的人。
现场气氛很活跃,谈的都是知青的话题,大家都切身经历过,发言很踊跃。看着电视剧精彩的片段,把大家的思绪带回到三十多年前,冰天雪地、原始森林、莽莽沃野、劳动的号子、知青宿舍、传看手抄本、还有那一串串熟悉的歌声: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大红枣儿甜又香……。我有幸在现场嚎了一段北风吹,记得主持人问我是否姓郭?问了两遍我才反应过来,噢!我不姓郭……
突然主持人文燕的一声提问打破了我心中的安宁,“你们都是哪一年回的家?”大家七嘴八舌,大都是七几年到八零年左右,我下意识地举起了手,“08……2008……”,随之泪如雨下,此刻我已控制不住自己脆弱的感情,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我不想再说任何话,话筒几次推出去又被递过来,让我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温暖,我只觉得四周一下子很安静,说吧,回到家了,把心里话好好的向家里人说说吧……接过粒莎姐姐递过来的面巾纸,我也感受到了所有在场的知青朋友们那同情友善的目光,我更感谢铁字农工姐妹那亲切的话语和那两行滚滚的热泪,谢谢您我的好姐妹。
此时此刻,说到回家,我想到了中国知青网,想到了我们网上的兄弟姐妹,还有多少人还没有回家?四十年的外地生活经历,我亲身体会到游子们想家的心情,盼望回家的热切期望,叶落归根,我衷心地祝福朋友们早日回家!天南地北的游子们,天涯海角的朋友们,中国知青网就是一个大家庭,欢迎兄弟姐妹们回家!
最让我想不到的是,主持人文燕又一次把我邀请上台,编剧、导演、主要演员一一握手,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家乡人民的温暖,家乡没有忘记我们,普天下的游子们,北京欢迎你!北风那个吹……的歌声又一次回响在摄制现场的上空。
谢谢轻舟大哥的关注!欢迎所有朋友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