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忆“背砖”(对口词)

1楼
内蒙五原 发表于:2009/4/19 8:55:00
甲:说起背砖,勾起我数不尽的思念;让我沉浸在回忆里流连忘返。

乙:时空定在了一九六九年。那是一个秋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屯垦戌边。北京的知识青年满怀豪情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副业连,分配到一排去背砖。

甲:晚间,我们安排住宿在土坯房里面,算是新生活开篇。

乙:第二天大清早我在连里转,两座马蹄型砖窑映眼帘,就像是两座碉堡坐落在连队的北面。

甲:突然间军号声声不断,起床、集合、点名、早锻炼。

乙:军号响,“吃——啥打——啥,打——啥吃——啥”开早饭。

甲:吃过早饭上“前线”分配任务是背砖。

乙:乍看背砖挺新鲜,牛皮条作背袢,勾住砖角就能背起一摞砖。

甲:看老兵,砖在背上像是有胶粘,一溜儿小跑到窑端。真是轻松自如,潇洒又浪漫。

乙:报告排长:给我背袢试试看。心里在想:背砖有啥难。

甲:我背袢戴好砖上肩,顿时感到腿发软,晃晃悠悠走不稳,砖在背上往下蹿。

乙:排长来到我身边,语重心长道开言。

甲:虽说背砖凭力气,也需技巧和熟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磨练还得靠时间。

乙:北京知情志高远,勤学苦练不怠慢。仨月之后刮目看,出坯,装窑,烧窑,出窑全能干。

甲:再看背砖非等闲,你追我赶快步走,砖在背上荡秋千。砖在背上很泰然,寸步不离跟着咱。

乙:别看它默默无言,却时时刻刻见证着背砖人的苦乐酸甜。

甲:砖,出身于泥土;砖,来自于大自然。

乙:它经过水与火的洗礼,锻炼的又红又‘砖’。它最终要应用于建筑的楼宇间。

甲:我们当年的北京知青,就像是一块块红砖,为祖国城乡建设把青春奉献。

乙: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需要哪里搬。

甲:我们当年的知青,正在与老年相伴,我们忘不了内蒙古,五原县,我们忘不了大青山脚下,乌加河河畔。

乙:虽然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已成为历史,但那片培育过我们的热土永远也不会变。

甲:我们对第二故乡那份乡情,对砖窑劳动场景的回忆永远也割舍不断,想起它长夜难眠,梦到它情景展现。

乙: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背砖”,这就是“砖”对“砖窑”的倾情之恋。


注:吃饭时的军号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楼
兔子念经 发表于:2009/4/19 9:34:00

背砖可是重活,现在可以想象到五原你们当时的劳动强度有多大!

3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4/19 10:12:00
战友聚会忆当年,
不禁想起来背砖,
生龙活虎众知青,
能力锤炼源自然。
4楼
莫旗知青 发表于:2009/4/19 10:18:00
赞!学习了!

兵团是砖窑五原是砖,
祖国的高楼靠的是咱!
5楼
槐乡 发表于:2009/4/19 17:55:00
内蒙五原姐姐的背砖,图文并茂,格式新颖,让人越看越爱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e.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梧桐树 发表于:2009/4/19 18:06:00
       革命战士是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楼
王保国 发表于:2009/4/20 9:25:00
真好!这正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常用的表演形式。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927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