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陕北黄陵插队?那可是个好地方!”
黄陵有几棵大树,有一个大脚印,据说是黄帝的脚印,还有一个山包,
据说是黄帝的衣冠塚。那时候,这些地方都没有围墙,知青可以在大脚印上踩。
“你在晋南插队?那可是个好地方,有禹都!”。
大禹是否为山西人?有争论。历史上,黄河在河南与山东泛滥较多。
所以,大禹为河南人的可能性很大,不会是陕西人。
神农生于姜水。姜水在陕西。
黄帝的说法很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生于寿丘,长于姬水。
关于寿丘有两种解释,一说寿丘在山东,另一说寿丘在天水。
《史记》中则说,黄帝生于有熊,也就是河南新郑。
几个知青讨论这个问题,觉得挺有意思。下面是他们的的看法。
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王朝是商朝。河南、河北、山东都是商的地盘。
商朝在大平原上创造了发达的农业和先进的文化。山西分晋南和晋北。
晋北有很多少数民族的骑兵出没,甲骨文中称之为“鬼方”。
“方”就是敌方。晋南有很多小国,有的跟商国合作,有的联合起来,
跟商国找别扭。他们跟强大的商国叫劲,有啥本钱呢?
晋南离商国近,把他们的冶炼技术,青铜农具,甲骨文字都学到手,
并且发挥自己的特长,农业也很发达。
商国的甲骨文中提到晋南有一个强敌,叫作“周方”。
“周方”出现次数不多,就消失了。这是咋回事呢?
有人猜测,“周方”被商国打败了,去了陕西。
周为姬姓。姬姓人来到陕西,与姜姓联合,也就是把商文化、晋文化和
陕文化结合在一起,开发了大西北。
商纣王暴虐,八百诸侯联合起来推翻商朝,推选周为盟主。
周凭啥做盟主呢?姬姓在晋南有很多亲戚。
周不仅代表陕西诸侯,还代表一些晋南诸侯。
周朝取代了商朝,姬姓成为正统,宣布自己的祖宗为黄帝。
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姬水在陕西。寿丘应当在山西。
黄帝代表古代的黄河文化。
什么叫国学呢?那就是国家之学,民族之学。
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割断地域,国学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和谐统一。
知青闲聊,说说而已,不必认真,只是抛砖引玉。
谢谢介绍!受益匪浅!
是啊,华甲之年寻住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