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今天是六月三日

1楼
思歌腾的故事 发表于:2009/6/3 19:57:00
 

缅怀张勇话当年              

                         ——纪念张勇牺牲39周年

一位老友打来电话说:六月三日是张勇同学的忌日,准备在《克尔伦通讯》上出纪念专刊,你能不能写一篇纪念文章?我说,好吧,我尽量吧。

明年6月3日就是一代知青楷模张勇牺牲四十周年,我想这一天,过去的草地知青会有一个隆重的纪念活动的。时光一晃就是四十年,真是光阴似箭,试问人生会有几个40年?过去的很多事情已经模糊,记忆也很朦胧,但是张勇这个名字却深深印刻在心底一直不能忘记。

张勇原名张长珍,文革中改名为张勇,勇;勇往直前、勇敢奋斗、勇敢前进、勇于进取的意思等等,这是时代的名字,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据我老伴讲,她和张勇是小学同学,都是河西区爱国道小学的。那时张勇家住在西南楼附近,家境比较贫寒,父亲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她们姐弟数人。张勇学习很优秀,那时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长。考入42中后,她是她们班的班长 。我和张勇同在42中,她是初一十班,我在初一九班,她们班主任教我们数学,我们班主任教她们语文,英语是同一个老师。两班距离很近,很多活动都在一起。所以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接触不多,只知道她学习很好,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她是我们这几个班的第一名。

文革开始后,大家一下子都变了样,很多同学去造反,去破四旧、去抄家,去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那可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后来,也不上课了,再后来也没有人管了,每天到学校后大家不是在一起闲聊,就是练练双杠,踢踢足球,学学游泳。许多同学也几乎见不到,成为了逍遥派,张勇也从我们的目光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后来,开始了复课闹革命,才知道张勇作为学校红卫兵组织的代表,成为了当时市红代会的委员之一。再后来,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成为了那个时代“流行语”。于是才有了1969年4月25日的奔赴牧区,于是才有了今天难以割舍的草原情结。

我曾在“我在天津悼张勇”一文中写到:在我们六十三名去西旗的知青中,张勇是我们的带队人,正是她带领着我们在毛主席像前宣誓;一定要扎根边疆干革命!也正是她作为领队,带领着我们来到了新巴尔虎右旗黄花公社。到牧区后,我们几乎就没有再见面,仅仅有过的一次会面并且让我永生不忘的就是1969年秋天在公社那次;当我和满洲里知青付德江无家可归无处食宿时偏巧遇上张勇,是她热情地为我们找了个人家,安排了我们的住处,使我们不至于露宿街头,这件事让我铭记终生,这也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张勇牺牲后,很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知识青年的英雄模范,全旗、全盟、全省乃至全国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向张勇学习的运动,张勇成为当时知青的一代楷模。那时许多作家也来我们公社采访,在作家的笔下张勇的事迹更是活生生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记得那年夏天,张勇墓落成后,张勇牺牲一周年纪念活动后不久,当时我正在公社参加一个会议,来了几个记者,为了满足他们的采访要求,我们几个知青特意在张勇墓旁边围坐在一起,摆出了几个姿势,座谈啦、讨论啦等等,拍了很多的照片,这些照片后来都登载在当时的许多宣传材料上。那时,有几位音乐家还创作了不少的歌唱张勇的歌曲,这些歌也曾在草地知青中广为传唱,有许多歌曲直到今天我依然还能哼出几句。比如;“学习张勇好榜样”这首歌,我是在参加那年全旗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时学会的;“学习张勇好榜样,好榜样,阶级斗争永不忘,永不忘,接受贫下中牧再教育,五州风雷心里装……。”当然最流行的还是那首“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红旗如海绿浪无边,红太阳光辉照亮牧区我催马儿飞向前,接过先辈的牧羊鞭,贫下中牧把我指点,哎……骏马行千里,雄鹰飞蓝天,新牧民扬鞭高声唱,我爱祖国的大草原……。”据说,歌词来源于张勇日记。张勇日记在当年也曾被广泛宣传,但至今天时间太久远了,内容实在已是记不清,只有这样一段话让我铭刻至今;“学习学习再学习,用毛泽东思想统帅自己的每一根神经,改造改造再改造,让毛泽东思想支配自己的每一个行动。”这些话,如果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到,恐怕很难理解,但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豪言壮语。

今年是我们下乡40周年纪念,4月25日那天我们黄花公社的老知青们又一次欢聚一堂。在大家相聚的时候,我不禁遐想;假如张勇没有牺牲,她也一定会参加我们的聚会,甚至她还会是我们的召集人,依然会担当领袖的角色。当然,40年的变迁,在个人的历史上应该是一个漫长的岁月,40年对每个活着的人而言,都有着各自的故事,苦辣酸甜咸,应该是五味俱全。当大家聚集一起举杯畅饮的时候,我们也曾想起此刻只有张勇还孤单地、静静地躺在我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黄花公社的西面山梁上——如今公社已改称苏木并已经迁往它处——那里已然是一片废墟!想到这些,我们的内心不再安然。四十年的光阴,假如张勇还活着,按照她当时的革命理想和工作能力,很可能会有更大的作为,也许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数年前,在天津日报上看到了一篇纪念张勇的文章“克鲁伦河畔悼张勇”,文章回顾了张勇为抢救集体财产落水牺牲的故事。看后,感触颇深,因此萌生了写一篇怀念张勇的文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登陆了北方知青网,看到了久违的一位老同学、曾经在一起奋斗过的知青战友在那里发的一个帖子——关于开展纪念张勇牺牲三十七周年的一个建议。我被这个建议所打动,因此写了一篇“我在天津悼张勇”发布在那里,后来又投稿于我们西旗知青自己编著的《草原思歌腾》。在悼张勇一文的最后,我提到了张勇之死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因为张勇的牺牲当时谁也没看见,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有目击者,而非像当年那些作家笔下所写的为了救落水羊如何与激流搏斗,什么3米,2米,1米之类的夸张语言等等,其实这些广大知青都是清楚的。记得当年我们看到这样的报道后,大家也是比较反感的,只不过为了张勇,我们不能说什么。当我将这个话题写在我的文章里的时候,遭到了老伴的质疑,她说;你何必去提及这个尘封了将近四十年的故事呢?你难道不怕引起大家的反感吗?你何必要破坏一个英雄的完美呢?对此,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虚构的故事并不能抬高多少英雄的形象,还历史于真实同样也不会削弱张勇在我们眼里的崇高和位置。我不知道当年的知青战友们能否谅解我的唐突之作,因此我不免也有些忐忑。

我和妻(她也是草地知青)有时也会谈起过去那一段时光,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很难设想,假如这四十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选调,没有知青大返城,我们的信念不改,一直在草原干革命,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那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时光荏苒稍纵既逝,我对张勇之所以永志不忘,除了她确实是我们那一代知青的榜样和英雄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她对我的帮助。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至此却始终未报,我想书写本文以示缅怀也是一种报答吧。时光飞逝,张勇牺牲将近四十年了,但我们这些曾经的同学,曾经的知青战友,永远不会忘记她,张勇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楼
槐乡 发表于:2009/6/3 20:03:00
张勇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缅怀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莫旗知青 发表于:2009/6/3 20:28:00
张勇永远活在老知青的心中!
4楼
感恩 发表于:2009/6/3 21:10:00
为张勇祈福!
5楼
梧桐树 发表于:2009/6/3 21:17:00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顶!
6楼
金色童年 发表于:2009/6/4 15:47:00
张勇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7楼
海喜 发表于:2009/6/5 20:01:00
张勇是知情的骄傲!他永活在知青们心中!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