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楼主的文章看到下乡地点昆山,特介绍如下:
昆山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上海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工商城市,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

昆山位于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 34
″~31°32′36″,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东西
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27.6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 
昆山市域面积927.68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68万,下辖1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和10个镇。

历史变迁
新石器时期,昆山地方已有人类活动。
夏、商时期,地属扬州。
周时地称娄邑(见载于清代《昆山县志》),属吴国。
战国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地属越国。楚威王(前339年-前329年)灭越,地属楚国。
秦置娄县,属会稽郡。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娄县属荆国。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荆国除,娄县属会稽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立刘濞为吴王,治荆国旧地,娄县属吴国。景帝四年(前153年),吴国废,立刘非为江都王,治吴国旧地,娄县属江都国(见《汉书》、《史记》、《晋书》)。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国废,娄县属会稽郡。王莽始建国年间(公元9-13年),娄县更名娄治,属会稽郡。
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复名娄县,仍属会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置吴郡,娄县属吴郡。
三国、晋、宋、南齐、娄县属吴郡。
梁天临六年(507年),分娄县置信义县,属信义郡。大同初(535-536年),分信义县置昆山县。
陈时昆山属吴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昆山县(撤县后地属苏州)。开皇十八年(598年),复置昆山县,属苏州。大业元年(605年),苏州改为吴州;大业三年(607年),吴州改为吴郡,昆山均为属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吴郡改为苏州;天宝元年(742年),苏州复为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吴郡为苏州,昆山均为属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封钱镠为吴越王,昆山属吴越国苏州。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吴越置中吴军治苏州,昆山属苏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除,改苏州为平江军,昆山属平江军。政和三年(1113年),升平江军为平江府,昆山属平江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平江府为平江路,昆山属平江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昆山县为昆山州,仍属平江路。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取平江路,改称隆平府,昆山县属隆平府。次年,张士诚降元,隆平府复为平江路,昆山州属平江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平江路改为苏州府,昆山州属苏州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昆山州为县,仍属苏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昆山县置新阳县,两县同城分治。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江南文将帅李文炳取昆山、新阳两县,改昆山名昆珊,两县同属太平天国苏福省。同治二年(1864年)四月,太平军退走,复名昆山,与新阳县同属苏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昆山、新阳两县合并,仍名昆山县,属江苏省上海道。民国3年6月,省改设5道,昆山属苏常道。民国16年废道,直属江苏省。民国22年,省设13个行政督察区,昆山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2月,省改设9个行政督察区,昆山属无锡区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4年9月,省改设10个行政督察区,昆山属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6年11月15日,日军占领昆山。次年5月,直属日伪江苏省政府。民国29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昆山直属伪江苏省政府。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伪政府倒台。9月,昆山属江苏省江南行署。10月,省撤江南行署,建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昆山为属县。民国37年4月,省改设9个行政督察区,昆山隶属不变。
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专署。1950年10月14日,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专员公署,昆山属苏州专员公署。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昆山属江苏省苏州专员公署。1968年3月26日,苏州专员公署改称苏州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4月13日更名苏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改为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昆山均为属县。198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3月1日撤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昆山属苏州市。1989年昆山撤县建市迄今。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达1500.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全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978.8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509.08亿元,增长17.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0882元(按现行汇率折17687美元)。在台湾电电公会2008年祖国大陆环境与风险调查中,综合实力位居第二。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荣膺影响中国改革十大创新城市。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2008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72.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15.69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总量、人均GDP和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继续位居全国各县(市)之首。
2008年全市出生人口6098人,出生率为8.9‰,死亡人口3967人,死亡率为5.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1‰。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690435人,比上年末增加10589人;年末外来暂住人口达954162人,比上年末增加51590人。
科技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组织实施“四个一”工程,增强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自主创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2008年共组织申报苏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76项,有16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省、苏州市级科技计划。维信诺和允升吉的两个项目列入国家863项目,获得1989万元科技经费支持;华辰机器和凯宫机械的两个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获得360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苏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增江苏省外资研发机构12家、苏州市级研发机构43家。“江苏省(龙腾)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被列为省重大研发机构。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1.91%。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深入开展昆山市知识产权百强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开发区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9025件,授权量300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8.3%和82.4%。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5家,高新技术产品173只;认定省软件企业17家,省软件产品179只;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51家。全年共接收、引进各类管理和专业人才29313人,其中博士25人、研究生551人、本科生15209人、大专13528人。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03亿元,比上年增15.3%。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19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三产业投资17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6%。从行业投向看,基础设施投资46.92亿元(不含房地产),比上年增长39.2%;六大高能耗行业投资21.97亿元,比上年下降8.4%;房地产开发投资1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35.3%。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4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79.37亿元,增长9.6%;民间投资87.37亿元,增长5.3%。
以下是引用无声在2009-6-28 0:17:00的发言: 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没有任何的选择,只有遥遥无期的再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人家只会说这是个插队落伍的,语言中満含着贬意,这么大了还靠着父母吃,能让人看得顺眼吗?也只有自已的父母才是儿女的希望,他们一直在为自已的孩子忧愁着,但一种无奈的大形势只能让他们多了点银发。
楼主写的好文章, 是写自己吗? 文中说"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看来是回乡知青.我们不太熟悉回乡知青, 他们也住青年点吗? 不住在家里吗? 还是与城市知青分在一起住? 如不回家里住而是分到别的公社大队和知青一起单住, 那就和城市知青无异了. 不知回乡知青是否和城市知青一样有被招工进城和被推荐上学的同等机会?
无声朋友;你误解了,我不是回乡青年,当时知青去的地方都有“第二故乡”之称。除了第二故乡,那当然还有生我养我的地方了。在第二故乡都说我们是下放学生,回到生我养的地方被称为是插队落户的,这是贬意。所以说两头不是人。在我们下放的地方平时不是称我们“学生”就是称我们是“下放学生”。关于下放这二个字我就不用多解释了。
楼主写的好文章, 是写自己吗?
无声朋友;我这里已标明了是原创。
以下是引用莫旗知青在2009-6-28 0:39:00的发言:
文章写得好,知青下乡插队劳动,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还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容易。
谢谢莫旗知青的理解。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9-6-28 10:06:00的发言:
知青生存有底线,
不能威胁咱尊严,
楼主自少勤思考,
遇事原则把握牢。
龙版主总结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