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美丽的山稔花

1楼
山稔花 发表于:2009/7/11 21:11:00
〖“知青”这一个词,曾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轻人听起来心里都会打颤而苦涩的名词。“上山下乡运动”的那段历史是那样痛苦,那样不堪回首。今天来回顾这场运动,毫无疑问他们是“被愚弄”的一代。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这一代人承担了似乎无可逃避的沉重“使命”,他们为共和国走出荒诞岁月、渡过难关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今天的人们不应该忘记这一点。谨以此文来寄托我对一位献身于大燕山的老“知青”的深深怀念……〗

                                     美丽的山稔花

                                    文/山稔花

      每逢夏天到的时候,我总喜欢到屋后的山边摘下几朵“山稔花”,插在台桌上的花瓶里。这花儿上如同针般细的红茎上顶着颗金黄色的小蕾儿,胭红色的花瓣,均匀地开着五叶,美丽而含蓄,象那情窦初开的少女。那花儿如果同玫瑰、牡丹那名花比的话,那赏花的人根本不把它看在眼里。是呀,那“山稔花”确是一朵很普通的花,而且还带有点山里的土气。然而,我对这“山稔花”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那花儿寄托着我对逝去挚友永远的怀念和印记……

      一九六九年二月四日,那是我们那一代人永远忘不了的一个日子。就在这一天里,梧州市有近一万名的1966年至1968年的三届高中毕业生和年满16周岁以上的初中生,绝大部分都在这一天里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去了。刚刚经过了“文化大革命”洗礼,才满16岁的我,也在这一天,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背上行装,在那夹杂着锣鼓声、鞭炮声和母亲、弟妹们抽泣声的欢送中,到苍梧县大燕山公社“接受再教育去了”。
      汽车颠簸了近五、六个小时,停靠在燕山公社的草坪地。来接我的是山心生产队的会计,叫刘婉明,她是个一九六五年的老插青了。汽车刚停稳,刘婉明就冲到我跟前抢拿行李笑着对我说:“您好,您是到我们队里来的新知青吗?我叫刘婉明,叫我‘明儿’就行了!哈哈!”。我轻轻地拥抱了明儿一下说:“我叫李绮梦!嫩着呢,往后叫俺‘梦儿’就是了!嘻嘻!”。
      这时候,我细细地瞧了瞧眼前的“明儿”,天呀!好一个大美人胚子呀!瘦瘦的个儿,穿着件洗白了的学生装,乌黑的头发上扎着两根牛角鞭。粉红色的脸上长着一对深深的逗人喜爱的酒窝,水汪汪的眼睛饱含一潭春水,好一朵人见人爱的鲜花呀!打心眼里我就喜欢上了她。我俩逗着、笑着,明儿提着我的铁桶,我背着包儿,并肩走在那蜿蜒的山路上……
      那大燕山峰踏岭接、蜿延连绵。正值初春,那山上的松树和溪间的青竹仍然是生机勃勃。那满山遍野长着的绿茵茵的灌木丛里,刚吐芽的叶子嫩绿嫩绿的,远望过去真是一片翠绿的世界,还挺逗人意。我问明儿姐:“那是什么小树呀,那么有意思的,好象这燕山上处处都是她的兄弟姐妹那样,都堆满了山岭?”。明儿笑着对我说:“那叫山稔树,在这大燕山里,漫山遍野的,初夏开花,把整个大燕山都披上了一层胭红色衣裳,美极了,象早霞、更象那美丽的新娘子!那果子熟的时候好香甜哟”。走着走着,在晚霞将尽的时候,我们走到了村子里……
      这山心村,顾命思议,是一个僻远荒凉的山村,村子里的人们大多数还没到过城里。山里的生活是何等地艰苦,酱油拌冷饭是我俩那时的贡品,要闻闻肉腥味那只能是梦里的事儿。早作晚归,那枯燥繁重的劳动往往累得我透不过气。
      到了晚上,想起爹妈和弟妹,那小河般流淌的泪水也只能是往肚里淹,心里总是在想,我们这些在“文革”中跟随着“伟人”冲锋陷阵的小将们,怎么会落到这种恶运呢?是历史给我们这些乱斗、乱批、乱整人的嫩孩子们的一个报应吧?此时,一种宿命感已在我的心中由然生起,寒冬里的这些年轻人呀,正盼望着春风的到来。
      知青的生活虽是苦了点,但那多年的插队生活里,我与明儿姐在相互攀扶的生活中也结下了姐妹般的深挚友谊。
      记得那一年的盛夏,大燕山上堆满了盛开着的山稔花,红艳艳的铺天盖地。那一天清早,我和明儿俩来到了偏远一点的山坡上砍柴。中午时分,又饿又累的我一失足从三米多高的树上掉到了草丛里,被树枝划破了一寸多脚皮,鲜血直往外流。此时的我真的是“我的心(身)在流血,我的眼在流泪”。听到我从树上掉下来的声音后,明儿姐从百多米远的树丛里,箭一般的赶过来,扶着我急问:“梦儿您怎么了,摔坏了吗”。明儿姐看了看我那伤口,急忙按着我那小腿动脉,并顺手抓了一把“山稔花”的瓣儿搓了一把,盖在我的伤口上,那真神呀,血便慢慢止住了。我禁不住说:“明儿姐,真想不到,那平常的花儿,还有这般用处呢”。明儿瞅着我说:“小梦儿呀,那平平常常的东西往往奉献给了人类无限的好处哟”。此时,我看着满山的山稔花,看着明儿姐那红艳艳的脸,心里突然闪了一下想,那明儿姐不就是那朵美丽的山稔花吗?这么多年来她是那么质朴、诚实,默默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了大燕山这块土地上,深爱着这里的土地和人们”。此时的我脱口而出地说道:“明儿姐,您才是大燕山里最美的‘山稔花’呀”。明儿姐敲了下我的头说:“小梦儿呀,您伤得那么重还拿我来开刷呀,小心老天摔坏您的嘴,嘻嘻”。这一天,明儿姐背着我摸黑走回了村子里。从此以后,明儿姐这个“山稔花”的别号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最使我难忘的是一九七五年的初夏,城里来了个招工的干部,这事在我俩的心潭中象投下了块石子,引起了层层波圈。然而命运的安排,竟然是那么地苛刻,我们这只有两个插青的小山村,招工的指标仅有一个,而那留谁走明天就要定了,这一夜,我与明儿姐都失眠了……
      说实在的,谁不愿回到母亲的身边?谁不愿回到自己温暖的家里,回家确是当时每个知青梦寐以求的共同意念。
      夜,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我俩一直是相对无言难开口,各有话儿在心头。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分,还是明儿姐对我说:“梦儿,还是您先回去吧!您母亲及弟妹盼着您回去了”。这时候我说:“明儿姐,还是您先回城里去吧,您那快三十的人了,错过了这次机会,那往后的命运是……”明儿打断了我的话说:“梦儿,能回城里说心里话我是想的,但现在只有一个名额,您那病重的母亲和那幼小的弟妹更需要您照顾。这大燕山我已呆了这么多年了,想以后还是有机会回去的,听姐的话,您就先回去吧”。此时,我什么话儿也说不出来了,脸上滚烫烫的泪珠一直往下流,紧紧拥抱着明儿姐说:“姐,真谢谢您了,您对俺的恩情,梦儿我终生也不会忘的,姐您保重呀”。就这样,我告别了明儿姐,告别了大燕山,带着一把“山稔花”的种子回到城里去了。
      刚过完了那年的大暑,正在纺纱车间上班的我,就收到了插队时的房东麻木伯的来信。看了那信我感觉是五雷轰顶,都哭成了泪人儿,天呀!真想不到的是,我那艰难岁月中的挚友,大燕山最美丽的“山稔花”明儿姐,竟在那抢收抢种的三伏天里中了酷暑,把青春永远地洒在了大燕山的土地了。当我母亲知道这事儿后,流着泪把三柱香插在台上的香炉里在祈祷,又叮咛着我抽空回一趟大燕山去。
      怀着对恩人和挚友的怀念,我又坐上了往大燕山的车,走在了那崎岖的山道上……
   翌日,朝阳刚推开了浓雾,房东麻木伯把我带到了明儿姐的墓地上,那青松下的墓地,坟头上的那堆小草卷曲着已抽出了一截芽儿,香骨凄凄地插在那墓脚的泥土里。墓地的两边长满着胭红色的山稔花,那花儿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那么地质朴,那么地明艳和绚丽,象明儿姐在向着我微笑。我流着眼泪,用颠抖着双手摘下了这大燕山的花儿,插在了明儿姐的墓前,在我的心中,插下了我对逝去挚友永远的怀念……



                                    2007年12月2日夜




2楼
山稔花 发表于:2009/7/11 21:13:00
坐个沙发!
3楼
松竹 发表于:2009/7/11 21:38:00
用户已锁定!
4楼
山稔花 发表于:2009/7/11 21:41:00
多谢三楼指点!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