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3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花甲万里走单骑(八)——虎跳金沙

1楼
浮云夕照 发表于:2009/8/6 9:19:00
 

 

一早从芒康出发, 318国道向北到四川巴塘,214国道向南到云南德钦,俺自然不会再犯昨日的愚蠢错误,认准214国道向南直插下去。


出芒康这段柏油路出奇的好,俺放心大胆地和几辆轿车、越野车你追我赶、一路狂飙。


前方的柏油路变成了砂石路,且坡陡弯急,俺正飙车飙得上瘾,也没太在意,在过了一个急弯后,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堆塌方落下的大石块,因速度过快,躲闪不及,撞了个正着,车一下子飞起来,落地后又挣扎着向前乱跳了几步,就重重地摔在地上。


俺爬起来,再把可怜的250扶起来,同时以[南征北战]中蒋军将领的名言及时地做了事故总结:以往的失败都是因为俺们太轻敌哟!


检查人:俺的皮裤左膝内侧被蹭毛了一大片,有一处已被磨穿了指甲盖大小的一个洞,幸亏有这一大块牛皮代俺受过,否则被蹭掉的就是一大块人皮了。虽然膝盖内侧疼得钻心,但活动不受影响。


检查车:小马的离合器握柄被齐根摔断,前挡泥板扭曲,未见其他重创。没有离合器那是相当地痛苦,俺只好解下车把上捆裤筒的细绳,把掉下来的离合器柄好歹捆上,试试,呵呵,居然还能用!宝贝儿,轻伤不下火线,勇敢点儿,凑合着接着跑吧!


前方修路,禁止通行,和俺叫板飙车的那几辆车都堵在那儿了,还有一辆大巴和一辆摩托车。俺到最前面停下来,兴灾乐祸地想:哼,你们倒是跑啊!别看俺摔了,俺还是第一!


俺利用这个时间,再次检查250,并给链子上油。


那几个人凑上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把俺的鼻子气歪了——他们问俺:你会讲中国话吗?噢,飙了半天车,把俺当成老外了!什么眼神儿啊,就俺这典型的黄皮肤、黑头发,不,花白头发,明明是顶天立地的炎黄子孙嘛!俺狠狠地白了他们一眼、反问道:中国人还能不会讲中国话啊?对方连忙向俺道歉,真是看走眼了。


放行后,俺心有余悸,不敢放开跑,那一辆辆车超过俺,在俺前面故意卷起滚滚灰尘,弄得俺灰眉土眼,肺里也灌进不少尘埃尾气。欺负俺断了离合器柄不成?俺恨恨地想着,不觉伤疤没好就忘了疼,油门一拧就追了上去。


前面正好到了出藏前那一段崭新的傍山公路。俺聚精会神地压过一个又一个急弯,把一辆又一辆车甩在后面。到盐井出西藏进云南时,前面只剩下两辆车了,哈哈!俺总算还弄了枚铜牌。


到盐井摩托车修理铺停下来,发动机热得烤人。在热天,风冷发动机高速长途行驶就是这样。俺每骑一百来公里就要休息休息,等机器凉一凉再走。俺准备回去后,给小马改装一套油冷装置,省得光发高烧。


因无GN250配件,只好换了全套五羊摩托车的离合器柄和左反光镜。离合器柄那叫一个难用,咯得俺的手都疼。反光镜来回打转,根本固定不住,还不如俺那个破的呢!俺一回到昆明,就全部换掉丢到垃圾箱里去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7、梅里十三峰佛塔.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过德钦。又回到俺雨夜投宿的地方,昔时雾里的朦胧佛塔现在是历历在目。原来这是一个观景台,是观赏梅里雪山十三峰的绝佳景点。但来时在夜雨和晨雾之中,什么都没有看见。


和来时的寒风凄雨正好相反,今天是又热又干。一路扬起的白色粉尘弄得俺浑身都是,就象被人兜头洒了半袋白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8、十三峰和我.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远处的梅里十三峰就象“雪山之神”卡瓦格博的仪仗队,肃然而立,在这惊心动魄的壮美面前,显得人是何等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过德钦、翻越白马雪山,夜宿香格里拉。


第二天直奔世界著名的长江第一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大峡谷。据说,虎跳峡在国外比在云南更有名呢!在地理选美大赛中,以其汹涌澎湃、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勇夺亚军,仅次于雅鲁藏布大峡谷。


清代诗人孙髯翁写诗赞曰:


劈开蕃域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

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

波摇日月苍藤细,沙走雷霆白昼昏。

倒峡翻浪自今古,更从何处觅江源。


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把大山一劈为二,形成了东南的玉龙雪山和西北的哈巴雪山,金沙江在两山之间奔腾穿流而过,这就是金沙江虎跳峡大峡谷。虎跳峡又分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

2楼
浮云夕照 发表于:2009/8/6 9:20: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9、虎跳峡.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出香格里拉一百多公里,沿金沙江左侧一条盘山窄路行数公里,即达上虎跳。此处旅游设施齐备,有人工栈道下到峡底。上虎跳是虎跳峡的最主要景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0、虎跳石.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顺栈道下到江边,两岸绝壁如斧砍刀切。此处江面极窄。一块巨石卧于江中,传说有猛虎由此一跃过江,故名虎跳石。


江水从巨石两侧的狭缝中喷泻而下,射出的激流白浪化作漫天的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发出梦幻般的各种色彩。闭上双眼,但闻水声震耳,宛如虎啸龙吟。虽不是洪水季节,没看到浊浪滔天的壮景,但其声势已然震撼人心。

3楼
浮云夕照 发表于:2009/8/6 9:22: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上中虎跳间险路.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从上虎跳沿一条崎岖山路疾驰十几公里,便到中虎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2、中虎跳.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与上虎跳游人如织相反,当时只有俺一人到此,可能是因为路险难行所致吧。

4楼
浮云夕照 发表于:2009/8/6 9:23: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金沙江中虎跳峡谷.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虎跳又名“满天星”。只见两岸险峰直上云天,紧锁在其中的江水奔腾咆哮,从远远的天边直泻而下。在不到五公里的距离内,江水下落了一百多米,激流撞击在江中密布的礁石上,返转倒流,形成无数的漩涡和弥漫的水雾。涛声在峡谷中回荡不绝,似铁骑突奔、金鼓齐鸣。真个是“飞鸟不敢下,行人到此心胆寒;舟辑不可渡,航人闻之裂心肝。”


因时间所限,未再拜访前面的下虎跳和白水台。告别了这名扬海内外的大峡谷,此次远征也即将结束了。


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过十来天的长途跋涉之后,前面所谓的急弯险路全都化为坦途一片,任俺轻车熟路、信马由缰。


夜宿大理古城,第二天直杀回昆明。


此行历时十三天、十二夜,行程五千三百零四公里。


走过了险峰危径,经历了暴雪寒风,拜见了最美的山林峡谷,感受了人间的冷遇温情……最后,俺和遍体鳞伤的小马又钻回了那暖烘烘、乱麻麻的红尘之中,又闻到了满大院的缅桂花香。前面等着俺的又是几乎侵占整个生命的、社会和家庭所要求的、踩着钟点、喊着“一二一”的漫漫长路。但愿在临终时回眸往事,能在这条平庸的长路上见到几点自由的闪光……


——全文完

5楼
红蝙蝠 发表于:2009/8/6 10:37:00
拜读拜读,佩服佩服。看完老哥哥的游记,再送老哥哥一句忠告:按老哥哥的精神,这不会是最后一趟出游,按老哥哥的年龄,还是把小马换成四个轮子的“大马”合适。
6楼
千帆过 发表于:2009/8/6 17:00:00
   骥老不伏枥
   万里走单骑
   平安归故里
   勇气加运气
7楼
海喜 发表于:2009/8/6 17:57:00
真是英雄!好汉!不减当年知青勇!
8楼
永远的柳遥 发表于:2009/8/6 20:54:00


     好汉,壮哉。

9楼
莫旗知青 发表于:2009/8/6 20:59:00

 

10楼
高宜 发表于:2009/8/6 23:17:00
看得出来当年准定一个帅锅。
共3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