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为冤屈一辈子的老人立碑 作者: 百忍堂君

1楼
设字209 发表于:2009/8/10 11:10:00
写在前面:多年来我总觉得该为这善良的老人写点什么,感谢网络,感谢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使我完成宿愿,感谢阅读此文及留言的朋友。你们的到来定会使老人灵魂安逸,让我们共同祝愿老人天堂幸福!
              为冤屈一辈子的老人立碑

    六九年我下放于一个偏僻的苏北农村,生产队有一个粉坊,就是用蚕豆磨淀粉。一个大石磨不是用牲口推,推磨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有人告诉我他是富农分子,专政对象,尽管干最重的活,工分却是最低的。不知为什么我看来看去始终不觉得他像个坏人,队里时开批斗会,我发现贫下中农们似乎并不仇恨他。
    
经多方面了解,我知道了他的大概情况。在解放前我下放所在地叫永丰区,共产党国民党拉锯战时,老人同情共产党,同情革命、他家成了共产党永丰区的一个据点,对革命有功并得到了党组织的肯定。土地改革时因家中土地多定为富农出身,本人不定为富农分子,他被排除在地富反坏专政对象之外,这也是党的政策体现。

   岂料风波骤起,六十年代初严重自然灾害期间,一个贫下中农去生产队队场上偷稻谷,老人看埸佯装未看到,而此事恰恰被村支书查获,贫下中农偷盗无罪,老人看守不力罪不可赦!支书大怒说:给你戴上帽子,你是富农分子了!从此后他被归入了"四类分子"的行列,成了专政对象的另类人。
   
听了介绍我更肯定了我原先的印象,这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极具同情心的善人,是一个曾对革命作出了贡献的功臣,由此我从心里尊敬他。此后我主动与他接触交谈,也许由于我知青的特殊身份,在草包队长眼里,知青是识不透、点子多、不能孬的人。队长不敢干涉,与他交往后使他的处境好了许多,与他交往多了,我们越谈越投机,越谈话越多。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文化、懂事理的老人,在文化贫瘠的农村应算是出众的。

    我曾问他,对自己所为悔不悔?他说:悔什么?当年一点粮食是可救几条人命的!

    我又问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为什么不去找找原永丰区的老干部,他的回答简单而朴素:他们工作忙,而且在干大事,我不能为自己事麻烦他们。

    太可敬的老人,自己受难,能自救不自救,自觉,自尊!据我了解原永丰区委书记倪学凤在福建是县委书记,区长时任地区农业局长,也许他们一句话、一个纸条即可使老人脱离专政队伍。老人实在说不出伟大的语言,从其质朴的话语中除了善良就是自律。
    
七十年代初,终于有了机会,中央下了文件,决定对改造好了的四类分子经群众评议,上级批准可摘帽。我写了要求与他摘帽的报告,并挨家挨户做工作,让生产队所有社员都签了同意的意见。原想,该解放老人了,谁料事与愿违,一字不识、阶级斗争观念极强的队长压着报告不上报,摘帽又落了空。
    此后我招工进了城,又几年后老人得了重病。老人的儿女很孝顺,我亦尽所能使老人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得到较好的治疗,使其延年和减轻痛楚,使他在临终前感受到了人间温暖和真情。老人临终时是仍戴着富农分子”帽子入土的。我写了一副挽联送老人,我至今记忆犹新,上联是"世上少了一善人",下联是"西方应添一弥陀"。也算是为"盖棺仍不能论定"的老人送行了!

    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决定为所有的四类分子摘帽,材料报到了县公安局,公安局一查说老人不是四类分子,也无帽可摘!

    鸣乎 ? ? ? ! ! ! 我无法想象九泉之下的老人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反应,惊奇 ! 愤怒 ! 高兴 !

    也许什么反应也没有,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但愿历史的悲剧不要重演!
    许是老天有眼,许是机缘巧合,老人逝后十年,他大孙子成了村里第一个大专生,又十年后二孙子又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也许老人的家中现仍是清贫的,却又让人人羡慕其"富有"!

    给老人"戴帽"的缺德书记,四清运动中被批斗致死,不上报摘帽报告的缺德队长,他的儿子小学一年级念了五年。这很难使我不信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报应总是不差。
    共产党是最具人情味的,不该忘了在战争年代帮助过革命,后来竞被冤屈了大半辈子,死都不明白的人,我们该记住老人的名子"孙江林"!

     中国革命成功有老人一份功劳,该给这平凡的老人立一丰碑。


2楼
设字209 发表于:2009/8/10 11:15:00

本文的作者百忍堂君兄,误将文章发到“论坛贴吧”,特转于此。望百忍堂君兄观本帖后,请在纪实文学”以兄名义再重新发。
3楼
土左情深 发表于:2009/8/10 11:41:00
我们该记住老人的名子"孙江林"!

     中国革命成功有老人一份功劳,该给这平凡的老人立一丰碑。

4楼
莫旗知青 发表于:2009/8/10 13:55:00
    共产党是最具人情味的,不该忘了在战争年代帮助过革命,后来竞被冤屈了大半辈子,死都不明白的人,我们该记住老人的名子"孙江林"!

    

5楼
槐乡 发表于:2009/8/10 14:40:00
我们记住了老人的名子"孙江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海喜 发表于:2009/8/10 14:56:00
我老公爹在宗教局当头,那年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冤屈老人找档案,要求平反。只要合理的我看国家不再冤枉一个好人,都给平反昭雪了。
7楼
千帆过 发表于:2009/8/10 16:16:00
  一个平凡而又坎坷的老人,一个值得被人尊敬的老人。
8楼
大乌珠 发表于:2009/8/11 10:04:00
“世上少了一善人,西方应添一弥陀”。
9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8/11 10:12:00
村中善良一老者,
一生被整苦难多,
知青帮助求平反,
却告无反可平得。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