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友情长存——内蒙兵团十四团二连战友四十周年聚会记事

1楼
大漠秋月 发表于:2009/10/22 8:36:00
 

友情长存

——内蒙兵团十四团二连战友四十周年聚会记事

(一)

内蒙兵团十四团二连战友四十周年聚会已经过去两天了。由于连续几天操持会务,感到身体比较疲乏,手懒,也没精神,所以一直没把会议情况写出来。对不住二连的战友们了。

这次聚会源于今年613日天津的那次特殊聚会。在那次聚会上,许多战友提出希望能组织一次全连战友的大聚会。考虑到今年是内蒙兵团成立四十周年,在此时机搞一次聚会还是很有意义的。经与天津和北京的几个战友商量,决定在北京搞一次规模大一些的战友聚会。

回京后与几个热心战友多次电话沟通。823,借着北京石景山区部分二连战友聚会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聚会的初步想法,并成立了筹备组。我们把那次会议确定为筹备组第一次会议。

在第一次会议上,我们初步确定了聚会的具体时间。考虑到如果十一前举行聚会的时间上太紧迫,很多战友来不及通知;而且在建国60周年期间在北京搞聚会难度较大,故此我们把聚会的时间定在了101718两天。

这次聚会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量通知到二连的每一位战友。参加不参加聚会是个人的事;能不能通知到每个战友则是筹备组的事了。为此,我们在筹备组第二次会议后立即在中知网、兵团战友网和兵团战友之家网上发出了聚会通知,并动员二连战友及认识二连战友的人们要相互转告。特别要提到的是,为了使我们的聚会通知不被压下去,兵团战友网的《战友报到处》的海贝版主特意把我们的通知置顶,使每一个进到报到处的战友都能看到通知。在此我代表筹备组再次向海贝战友表示感谢。

十四团二连的战友主要来自北京(朝阳区、石景山区),天津(红桥区、河东区),保定,呼和浩特,青岛(沧口区)和宁波。知青返城后,大家忙着找工作,成家立业,养老抚幼,除了一些要好的战友还有联系,大多数人平常来往很少了。虽然在这些年里小聚会总有,但规模较大的聚会只搞过两次,而且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知到更多的人,一些战友不厌其烦地拨打着电话,寻找、记录下每个战友的信息。

最初我们预计这次聚会参家人数可能达到140人左右。没想到最终参加聚会的人数达到190多人。

 

(二)

要聚会,除了通知战友们外,急需落实的还有两件事:会议经费和聚会地点。

按照往常的惯例,这种聚会一般实行AA制,每人交纳100元钱,只管中午一顿饭。但由于这次聚会规模较大,还有部分外地战友参加(当时没想到青岛、宁波和苏独仑农场能来这麽多人)。考虑到制作横幅、光盘等事宜,算下来,资金就比较紧张了。此时,几位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战友慷慨解囊,为聚会捐助了大笔资金,确保了聚会的顺利举行。在此,我代表筹备组向这四位战友表示深深地谢意。

会议地点的选择,要考虑交通、吃住方便,会场要能容纳200多人。为此我们找到了化工大学的丁校长。丁校长也是一位老知青。当我们把情况介绍完后,丁校长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由于丁校长的大力支持,住宿费及卡拉OK活动的费用均按内部职工标准结算。此时此刻,我真切地体会到“天下知青是一家”这句话的含义。

在此还要提到王宝树和赵泽生两位战友。

王宝树今年才56岁,可已经退休多年了,现在某单位补差。宁波战友16日晚9点多到首都机场。由于宁波战友夜里到京,人生地不熟,我们决定派人接机。王宝树和王建设战友毫不犹豫地接下此事。考虑到聚会开始前很多战友可能提前到会场,每张餐桌上应摆上一些干果,沏上一壶茶水。王宝树战友把采购干鲜水果、酒水的活一个人全部包下来。期间还临时增加一些小项的采购。其实,王宝树也没时间办理这些事。他把采买的事全部委托他的夫人办理了。宝树的夫人并不是我们的兵团战友,也没参加此次聚会,却为这次聚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宝树代我转达对他夫人的谢意。

赵泽生战友家住在石景山西黄村,离会场有几十里地的路程。他也早就下岗了,而且身体也不是很好。但为了办好这次聚会,他默默无闻地为大家忙碌着。

为了节省费用,筹备组决定在招待所只保留一间房屋。这就意味着赵泽生17日晚上忙完后要回到几十里地以外的家中,第二天一早还要赶回会场。为了战友们能欢聚在一起,赵泽生无怨无悔。

总之,筹备组的战友每个人都为聚会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我真心地感谢他们。

          

                 

2楼
大漠秋月 发表于:2009/10/22 8:37:00
(三)

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介绍几位战友的情况。

欧阳举连长是二连的第一任连长。在连队时,欧阳连长总是保持着完美的军容风纪。平时不苟言笑,一脸严肃。说话简单明了,做事雷厉风行,深受战友们尊敬。自从欧阳连长调到二师种子站后,很多战友就再也未见过欧阳连长。去年七月欧阳连长来京,与部分战友见过面。这次聚会我们曾经考虑请欧阳连长来京。但又顾虑他年事已高,怕他身体吃不消,所以暂未通知他。欧阳连长不知从哪儿得到了消息,给我打电话询问聚会情况,并表示要来参加聚会。但由于年事已高,家里人不放心,欧阳连长未能赴会。为了不使欧阳连长留下太多遗憾,我们安排主持人在大会进行中与欧阳连长电话连线。

李春来也是“失踪”多年的战友。从战友手中拿到他的电话后,我先给他发了条短信,就聚会情况作了简要介绍,随后拨通了他的电话。李春来正在南京出差,他表示17日回京虽然有一些难度,但一定要参加此次聚会。如果中午赶不到会场,下午晚饭时也要赶到。为了参加聚会,李春来战友临时调整了机票,在17日中午赶到会场。

李守清战友公务繁忙。为了能参加聚会,他17日乘飞机赶到北京,18日中午又乘飞机回到青岛。

刘祥伍战友17日开车从潍坊赶到北京,18日又匆忙返回潍坊。

在这次聚会中类似上述情况随手拈来,就不一一累述。

更让人感动的是,原十四团二连、现苏独仑农场二分场的一些老职工及在河北的两个复原老兵得知聚会的消息后,纷纷表示要到北京参加聚会,看望当年的知识青年。十几名六七十岁的老职工,手中连到北京的火车票都没有就赶到了包头,硬是买硬座票坐了一宿的火车赶来参会。由于不知道他们到京的具体时间及到站,会务组无法派人接站。到北京西站后,为了不误开会时间,他们自己打的来到会场。原场老职工对兵团战士的这种情谊无以言表。

 

                   

3楼
大漠秋月 发表于:2009/10/22 8:37:00
(四)

这次聚会在二连战友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取得圆满成功。我相信,这次聚会将在十四团二连战友的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下面,让我用大会的《欢迎词》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各位战友、各位来宾、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景色宜人。在伟大祖国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内蒙兵团十四团二连战友的隆重聚会。

我代表大会筹备组向参加这次聚会的全体战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来自第二故乡苏独仑的战友、向来自宁波、青岛、呼和浩特、保定、天津的战友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首先我把这次聚会的筹备情况向大家做一简单汇报。为了组织好这次聚会,由北京的几位热心战友组成了筹备组。他们是:胡成叶、张秀兰、朱莉、王建设、蔺竹青、王宝树、赵泽生和我。从823筹备组第一次会议开始,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筹备组召开了四次会议,落实了人员分工、会议地点、经费筹措、联系通知战友等工作。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曹玉英战友,虽然她没有参加筹备组会议,但她积极协助筹备组联系宁波战友,为这次聚会做出了积极贡献。经过广大战友的共同努力,此次聚会参加人数达到193人。其中:北京86人;天津36人(含西安2人);保定7人;青岛20人;宁波22人;呼和浩特1人;苏独仑农场15人;河北3人;来宾3人。让我们为战友们的到来再次表示热烈欢迎!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四十年前我们曾经共同生活在阴山脚下,五加河畔。为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我们曾经战天斗地,挥洒着我们的青春。挖大渠,脱大坯,治盐碱、斗风沙,用我们辛勤的汗水,浇灌那美好的未来。如今,当年十六、七的小伙子大姑娘都已进入老年人的行列。是什么力量把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又聚到一起来了,让我说就是一句话:冲的就是兵团战友这份情谊。

我们的老连长欧阳举原本计划专程到北京参加战友聚会,但由于两个孩子工作太忙,无法陪同他来,只好遗憾地放弃了。欧阳连长让我转达他对战友的问候,他祝聚会圆满成功,祝战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由于各种原因还有不少战友未能参加这次聚会,但他们也给大会发来了短信,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幸福、快乐。他们是张建良、曹淑文、鲍桂琴等。

今天当我们欢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先我们而去的战友,他们是:皮兆芳、陈德义、乔广花、张宪田王印平等。在这里,我们对于已经故去的战友表示深深的怀念。

最后,我还要表示感谢:感谢筹备组的全体战友,是他们的辛勤努力才使我们这次聚会得以成功举行;感谢北京、天津、潍坊的四位战友,他们在得知聚会的消息后慷慨解囊,为这次战友聚会的顺利举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感谢化工大学的丁校长对这次聚会的全力支持。

让我们共同举杯,为兵团战友、情谊永存干杯!

 

                         20091022

 

 

 

4楼
莫旗知青 发表于:2009/10/22 12:29:00

    热烈祝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团二连战友聚会圆满成功!

    敬重大漠秋月网友为这次聚会积极筹备的战友情怀!

5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10/22 12:48:00

兵团战友大聚首,

连队二百英雄秀,

众友热情高万丈,

各作奉献写春秋。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9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