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有谁能读懂“知青”?

1楼
魁戈 发表于:2009/11/12 20:11:00
          有谁能读懂“知青”?

   “知青”一词在康熙字典中找不到,在新华字典中找不到,在百科全书中也找不到。“知青”一词是中国独有的,就如同江永的“女书”一样,举世无双……

   “知青”一词浸透了多少知识青年的血和泪?牺牲了多少青年的美好青春年华?可以说:每一个知青都有一部永远难以忘怀的刻骨鸣心的血泪史……

    知青是共和国历史的一个怪胎,是在意识形态下的产物。是当局者的一种以牺牲广大青年的青春而进行的大规模的实验。为了减轻城市的就业的压力,照搬前苏联的恳荒模式,将青年们下到本来就贫穷的农村。将包袱丢给农民。知青们来到农村后根本干不了农活,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付之东流……

    可以说:知青们谁也说不清楚自己在农村究竟干了些什么?几千万知青兄弟姐妹们其中许多人在农村受尽了凌辱,其中的一些人含冤死去,没有死的人许多还生活在过去的阴影和现在的贫困中……

    幸存的知青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其中许多的人至今还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保,没有工作,他们在晚年过着凄惨的生活。知青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知青的悲壮的历史很少有人知道,我有时讲给现在的青年人听,他们竟全然不知。我以为:这是中国的悲哀。知青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但教科书上都没有。知青的历史是一部尘封的历史……

    知青的悲惨遭遇也祸及他们的后代,由于是一群弱势群体,他们的后代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得不到幸福的生活。许多的知青后代还经常埋怨自己的父母。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我有时想这样的情况可能还要延续好几代人。当今建设和谐社会,许多晚景凄凉的老知青群体是与“和谐”格格不入的。作为老知青的一员我希望政府应该给于高度的关注,同时也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希望风烛残年的老知青在他们时日不多的日子看到一点希望与光明……

    非常感谢凤凰网给老知青提供一个讲叙知青历史的平台,不让知青的历史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中。

分享 浏览(18)
2楼
丹柯 发表于:2009/11/12 21:45:00
用户已锁定!
3楼
王保国 发表于:2009/11/13 11:12:00
坚决支持!
4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09/11/13 13:43:00

知青的产生不能说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吧?

这里绝对有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是当时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反映。

当然,此间在操作上充斥了不少主观随意性的因素,却并不能掩盖其客观必然性方面的光辉。

恰因为此,知青必须被历史和社会牢牢记住!

5楼
魁戈 发表于:2009/11/15 17:25:00
非常感谢丹柯朋友帮我将帖子编辑。
6楼
设字209 发表于:2009/11/15 17:38:00
知青只是在特定时期,青年学生生活过的一种经历,人的一生总要有若干经历。知青也不都是弱势群体,知青的命运大抵和他们的家庭背景,生存环境,及回城后所碰上的机遇及个人的努力有关。
7楼
杜明 发表于:2009/11/15 18:00:00

知青,

石中最硬的石,钢中最硬的钢。

火中最纯的金,共和国最疼的伤。

暴雨洗净了你们的心。苦难使你们最顽强。

莫道知青年己老,斗牛之间放紫光。

8楼
小方 发表于:2009/11/15 19:40:00
以下是引用杜明在2009-11-15 18:00:00的发言:

知青,

石中最硬的石,钢中最硬的钢。

火中最纯的金,共和国最疼的伤。

暴雨洗净了你们的心。苦难使你们最顽强。

莫道知青年己老,斗牛之间放紫光。

 

    超强支持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