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今昔大寨行(一)柴春泽日记
按:175年9月15日至于10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分两阶段,9月15日至9月27日在昔阳大寨召开。9月28日至10月15日在北京继续召开。三十四年后的2009年9月21日至24日昔阳县委、县政府、人民日报出版社主办的“回望大寨情系农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活动在大寨举行。柴春泽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参加这两次活动的经历。
知青大寨今昔行——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0日早
地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前几天接到人民日报出版社靳建疆主任要我参会电话后,便向电大钟飞辰校长请了假,处理了一下电大外宣办紧要的几项工作,昨晚乘2560次列车由赤峰出发,今早近6点左右到北京。我这次是应邀到大寨参加“回望大寨、情系农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活动”。
按会务组统一安排与会代表于今于上午到人民日报出版集中后,乘车前往山西省大寨。
这里,我一一见过了前来参会的邢燕子、王学芝妇夫、侯隽、周秉和、吴献忠、刘继业、韩峰、刘德保、牧歌、刘相平、李素梅、谭国庆、翁德坤、张刚、楼曙光、刘昕、罗新生、姜成武、程约汉、郝广杰、孟庆铭等。
我问河南的薛喜梅是否来参会,靳建疆告知,她们带车从郑州直接去大寨。
邢燕子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作为为共和国60周年双百人物,前不久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这自然成为大家的主要话题之一。
邢燕子动情地向大家说起被接见时的情景,胡锦涛总书记关切地问她病好了没有,贾庆林同志还对邢燕子说:“我们学过你……。”邢燕子说:“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共和国60周年时我得到这殊荣,感谢党和人民。做为知青代表被评为共和国六十周年双百人物,受到中央领导接见,自已十分受感动!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光荣,也是全国一千多万知青的光荣…..
34年前,我们一起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她提议大家联名给毛主席党中央写信表示学大寨决心。带动了全国知青所在社队学大寨活动。燕子姐已年近70,这些年,每次见到她我总要祝愿她保重身体,这次她又是带病坚持参会。
知青今昔大寨行(二)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0日上午
地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在小会议室,我一眼就认出了在网上经常见到的山东知青谭国庆。我们热情地握手,他长我几岁,称他为老大哥。同很多知青朋友一样他也带了相机,还有相机支架,很象一个专业摄影师。近日不慎腿受点伤,虽然行动不便仍跑前跑后为大家服务。
在靳建疆主任的办公室我见到了上海老三届毕业的刘德保,他是著名收藏家,上海老报馆馆长,57岁,家里有12台电影放映机、3600多部老电影胶片、有朋友来访,他就放电影招待,还喜欢送上“土特产”——生日报。据说他招待客人的方式很特殊——喜欢放老电影,和朋友一起回忆过去,还常到社区里放电影。
他从1968年开始收藏报纸,至今已经收集了800多种、总数超过50万份的老报纸。他的仓库里藏了50多万份报纸,每张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报架上,
刘德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小女儿“承父业”,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2005年上海毛泽东旧居举办了刘德保红色收藏主题实物展这次参会他特地带来几部历史影片准备到大寨播放。
我们过去知是在报上、网上相知,这是第一次见面,他说,你是毛泽东时代的知青典型……我说,真的钦佩您的收藏精神。
云南知青程约汉是我来人民日报社报到时遇见的第一位参会者。他现在昆明日报工作,是老三届知青,会议安排他将在座谈会上发言。
座谈会准备发言的天津知青郝广杰,曾在山西毛家山插队。
准备在座谈会上发言的还有北大荒知青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处知青博物馆建设处总指挥刘树新,我们以前都是在电话中交流,见面后感到这的确是一个很有魄力能干实事的人。我说,知青朋友转给过我黑河市的参会邀请涵,但还未退休,不自由未能参加开馆仪式,但我的网站已热烈祝贺啦!
邢燕子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作为为共和国60周年双百人物,前不久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这自然成为大家的主要话题之一。
邢燕子动情地向大家说起被接见时的情景,胡锦涛总书记关切地问她病好了没有,贾庆林同志还对邢燕子说:“我们学过你……。”邢燕子说:“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共和国60周年时我得到这殊荣,感谢党和人民。做为知青代表被评为共和国六十周年双百人物,受到中央领导接见,自已十分受感动!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光荣,也是全国一千多万知青的光荣…..
共和国没有忘记!
知青今昔大寨行(三)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0日中午
地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会务组安排,午饭后发车赴山西大寨。
我和北京知青杨华、王郁文(有尔),山东知青谭国庆(老坛子)等在桌。席间大家一起向中国垦荒第一人,现已七十多岁的杨华老大哥哥敬酒。
杨华,1932年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农场副长。 1955年8月,他与五名青年发起组织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到我萝北荒原垦荒。1955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子代表大会,并荣获奖章。受到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称赞道:“你们是光荣的第一队,你们的行为,是英勇的行为,是爱国的行为。”
从1955年8月到第二年9月,全国共有20万青年参加了垦荒队。而杨华担任队长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则成为唤醒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北大荒现已变成了“北大仓”
以下是引用野稗子在2009-12-9 16:50:00的发言:
共和国没忘记我们?
政府肯定没忘记,
只是淡化来处理,
只好自己寻热闹,
论坛家园舒心意。
知青今昔大寨行(五)柴春泽日记
时间:2009年9月20日下午
地点:北京至山西省大寨途中。
我这是第二次去大寨。第一次是34年前,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特邀12名知青代表参会,我是其中之一。三十四年前的那次会,分两阶段:第一阶段9月15日至9月27日在昔阳大寨召开,第二阶段9月28日至10月在北京继续召开。
三十四年前,我在原辽宁省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插队,担任公社副书记兼玉田皋大队党支部书记。外出开会前,于9月5日、9月6日同担任大队支部副书记的赤峰知青王忠两次到玉田皋一队同时检查试种水稻工作。
当年参会的翁旗代表三人,另外两人是翁牛特旗委副书记包玉山,翁旗农机校魏国存。
9月11日乘火车到锦州住市革三所,9月13日到北京住北京市革委会第四招待所,9月14日由北京经阳泉到昔阳县住昔阳县中学宿舍(辽宁省参会代表驻地)
三十四年后的今天将看访故地,思绪万千……。当年就在国务院知青办和北京知青办工作的几位领导也应邀请到大寨参会,他们是顾洪章、张亚群、马克森、沈宝英、张春荣他们都担任了《中国上山下乡知青图集》一书的顾问、编委。
老领导十分关心我的情况,我借在赴大寨途中与老领导们交谈的机会,汇报了我这些年在电大工作同时一直关注第二家乡发展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