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年十一月十日,我和其他广州知青到达了我们的落户点——海南琼海南俸农场红卫队。这是个新建队,队里搭好了一排沥青纸作顶的茅房,给我们做宿舍。长途的车船劳顿,我们已经很疲惫,终于到达目的地,也就松了一口气。临近队部时,天色已经全黑,由于没电灯,整个队部星星点点的煤油灯光衬托出大山的幽静,但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想法,赶紧各自选好铺位,把自己安顿下来。一下子从灯火通明的大城市来到这个无电的山村,我们非常不习惯,虽然每人领了一盏大号的煤油灯,但这种灯点久了就浓烟滚滚,光亮度也不够。到达的第二天,还发生了一件事,成了后来的笑谈:我们在队里领了几斤米,打算用来煮粥用的,就用带去的星铁桶装着,这天正好是盈月,月光很亮。同宿舍的老梁要用水桶,趁着月光只见桶底白花花的,以为是剩水,一提起来就往门外一泼,哗啦啦地把米全部泼出去了。这是“倒米”啊!后来提起这事,我们还忍不住笑。
一段时间过去,我们习惯了红卫山村的“夜生活”,而且在参加劳动过程中逐渐熟悉了附近的环境,我们发现这里很多山头之间都有山涧,涧水很丰富,完全可以搞小型的水力发电站。队领导知道这个想法后非常支持,马上着手进行。技术人员选定了一个地点,离队部只有几分钟路程。我也到过打算做水电站的地方,记得原貌是这样的:一条羊肠小道和这条山涧直交,小路就在涧水跌宕的边缘,一边是一个深潭,方圆约半个篮球场,一边是悬崖,望下去约有二三十米高。施工人员就在涧水跌宕处筑起一条坝子,依着两边的山坡,把水蓄了起来,成了一个两三米深的小水库。当然还建了电机房,水道,安装发电机,拉好电线,一个小水电站就建成了,从此红卫队就告别了无电的历史。
但是,我却无福消受,水电站建成不久,我就告别红卫队,去开辟新队——红星队了!虽然享受电灯的时间很短,以致我现在已经完全没有红卫队有电时夜景的印象,但我对红卫小水库的记忆却非常之深。那段时间只要下午收工时天色还亮,我们就到水库去洗澡、游泳、洗衣服,现在还保留了两张照片,看我们那时多么年青
|
||
重新编辑了一次,基本可以了,只是最右边的一个字或标点没了,但基本不影响阅读。照片(坐姿)前排左一就是本人。
插队知青好主意,
山村发电兴水利,
红卫水库玩跳水,
一不小心扭腰肌。
知青头脑是灵活,
改变乡村面貌多,
因地制宜建水库,
游泳发电用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