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人在旅途——我的知青生活回忆

1楼
胡子 发表于:2010/1/12 17:12:00

人在旅途——我的知青生活回忆


      从我们居住的城市到插队的地方大约100多公里的铁路,15公里的旱路。需要坐1.40元钱的火车,0.40元的长途汽车。

 

      我们下乡的县,隶属我们居住的省城。我们这些下乡知青,和那些远离家乡到黑龙江、新疆、云南、延安下乡的北京、上海知青不同,回家易如反掌。不用请假打招呼。我们通常是一个月回家一次,一两天回来。我最长一次在集体户待了6个多月,是在集体户生活时间最长的人。

 

      我们坐的火车叫做“小咣荡”,就是铁路职工通勤车,一站一停,咣咣荡荡,车票最廉价。我们居住在城市的北郊,走15分钟在一个叫“小南”的小站上下车。这样,就省去了进出大站检票的麻烦。那时虽然很乱,但铁路秩序还算稳定。进出大站没票不好办。

 

      一次,我们从家返户,走的匆忙些,到小南站列车就要发了。我们快速向列车奔跑,意外发生了。一号站台上一根凉衣服的8号铁线正好拦在我的上唇位置,我一个后仰狠狠的摔在站台上,后脑重重的磕下去,顿时人事不省了。等我苏醒过来,发现已经在车厢里。老刘说:“以为你不行了,老王说没事,非要往车上抗。”我使劲揉着后脑海,回想着发生的一切。脑震荡肯定有了,但没人顾及。

 

     上车后,所有知青都不约而同来到第一节车厢,约定俗成。开始坐这趟车知青是不买票的,只要你自己能出去县城的火车站。后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发了9号文件,整顿铁路秩序。不买票不行,就每个人补一站地五角钱的票,这样更好,省去了钻墙窟窿出站的麻烦。

 

      一次查票,一整车的知青,列车长都不验,唯独向我要票。我说我也是知青,车长说:“你要是知青,我也是。”接下来就是全车的同学起哄。我是一步长到位那种人。我那时刚刚20岁出头,却长满满一脸胡须,足有半寸长。我把仅有的五元钱早已藏在鞋磕里。浑身上下没有一分钱,破钱包里只有五斤粮票。

 

      出站了,我们要走过街天桥。过街天桥上过往旅客十分拥挤。我只觉有人故意碰了我一下,一只手就伸进我的上衣口袋,把只有五斤粮票的破钱包掏走了。我返身要追,两个汉子立刻挡住了我,小偷一溜烟没影了。我庆幸鞋磕里的5元大票脱险了。

 

      前些天,一个知青大哥回忆了坐货车回家的历程,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那年初冬,我们回家。没赶上车,正好一列货车就要出发。我们感觉天不是很冷,就上车了。那是一列拉木材的车。我们坐在木头上,开始还不觉寒冷,车速一起来就冷得要命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待我们下车,手脚都冻僵了。后来听说有冻死的,一阵阵后怕。

 

     回家一般都有重载。那时家里缺粮,每次都要买粮回家,一般满满两大旅行兜苞米,一百来斤。中间毛巾一系,前后各一。踉踉跄跄,离了歪斜,上车下车,满脸淌汗。那时,物资统购统销,我们干的都是投机倒把的勾当。

 

      一年春节前,老乡杀猪。我为家里买了一个猪后鞧,用麻袋装的。刚进站台就被警察扣下了。上称一称,给了32元钱,整整赔了16块钱。他*的,上车我就哭了。

 

      回到家,我爸说:“收就收去吧,这有张电影票,要开演了,你先别吃饭,看完电影回来吃。”我拿起票就跑。出了楼一拐弯,路灯黑暗处一块大石头把我绊倒了,脑袋磕在另一块石头上,血冰凉冰凉的。回家敲门,我妈开门,见我满脸鲜血,吓坏了。手一松,天灵盖露骨头了。到医院缝了一针,现在还有疤瘌。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坐汽车没啥好回忆的。就是开春国道翻浆,车不通。30里地一气走到县城,也没觉得远。现在几步远就打车,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2楼
千帆过 发表于:2010/1/12 17:37:00
   胡子还是很顾家的啊,那时的知青自知帮不了家里什么,总是尽可能的弄点当地土产和粮食什么的带回去,赶上运气不好被没收的情况也有。
3楼
水击三千 发表于:2010/1/12 23:04:00
        真实的回忆,难忘的岁月。
4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10/1/13 15:22:00

当年下乡归途远,

稍不留神就遇险,

吃尽苦头不在意,

今天总算尝到甜。

5楼
王保国 发表于:2010/1/13 15:41:00
那时我们也常逃票,每次列车长和乘警都没有难为我们,我想他们家可能也有知青吧,反正抓住也补不了票。
6楼
桌球恋歌 发表于:2010/1/13 21:22:00

我那时回家,也坐过火车,慢车,两站地。但多数时候还是骑自行车(从老百姓家借的。或者步行回家,离家近,只有40余华里)。

7楼
胡子 发表于:2010/1/14 16:28:00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10-1-12 17:37:00的发言:
   胡子还是很顾家的啊,那时的知青自知帮不了家里什么,总是尽可能的弄点当地土产和粮食什么的带回去,赶上运气不好被没收的情况也有。

后来他们带东西也被车站拿下了,投机倒把。

8楼
胡子 发表于:2010/1/14 16:29:00
以下是引用水击三千在2010-1-12 23:04:00的发言:
        真实的回忆,难忘的岁月。

谢谢水击三千!

9楼
胡子 发表于:2010/1/14 16:30:00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0-1-13 15:22:00的发言:

当年下乡归途远,

稍不留神就遇险,

吃尽苦头不在意,

今天总算尝到甜。

龙行大哥好!

10楼
胡子 发表于:2010/1/14 16:31:00
以下是引用王保国在2010-1-13 15:41:00的发言:
那时我们也常逃票,每次列车长和乘警都没有难为我们,我想他们家可能也有知青吧,反正抓住也补不了票。

一般不补票,后来严了一些。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