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三):牛粪驱蚊子
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夏天,因当地一牧工家不慎失火,蒙族老乡受传统习俗困扰谁都不敢出牧,队长只好派我到放牧点临时看护一帮牛群 。 三伏天的草场,白天 风景如画,晚上蚊子肆虐 , 根本无法入睡 。第二天队长过来看了看我住的窝棚,问我有啥困难?"这蚊子吃不消.!"这好办.尔后他面授牧人常用的 驱蚊办法:就地取材用干牛粪象多米诺骨牌一样在门口上风处随意排 列成:L,C,S,M,N,U 等字母形状,临睡觉前先点燃第一块牛粪就 不要管它了,干牛粪一个接一个自燃(没有明火)时冒出的青烟弥漫了整个窝棚,这一夜平安无事. 次日早晨地上一看,整齐的L形牛粪白灰(注:散放的牛群其牛粪实际就是草, 所以这种牛粪燃烧无污染,对人体没有危害) .从那以后做饭驱蚊,清点牛,拾牛粪 .我在远离营子的牧场度过了一个月的鲁宾逊式生活 .
牛粪在俺们草原上可是一宝!
你到了草原上,怎么看哪家最富裕呢?告诉你:就是看牧民各家的年粪垛啊!
真正富裕会过日子的牧民家,蒙古包周围总要有好几大垛码放得整整齐齐、封盖得严严实实的年粪垛子。
这年粪的作用可太大了!草原上大概是由于牲畜啃咬的吧,除了沙窝子里有一些树以外,一般的地方想要烧火做饭可根本找不到什么柴禾的,至少整个夏天都要靠一块一块地拣拾牛粪才行。因此,所有蒙古包各家各户的女主人,每天的一项必修课就是背是粪篓子,拎上粪叉子,步行走老远老远的路去奋斗。
到了冬天,大雪封山,自然也封住了满地的牛粪。那烧什么呢?有两种:一种是羊粪粒,一种是羊粪砖。
羊粪粒就是每天上午等羊群离开了营盘(游牧的家庭放牧的羊群是没有羊圈的,只有在蒙古包一侧放上几块用沙窝子里生长的柳条编成片状“笆”拦成的挡住北风的地方,叫做“营盘”)后,用大竹扫帚把营盘里的羊粪扫到一起,再用大木锨扬一气,让其只剩下纯粹的整颗粒,然后用大簸箕收回包里,一般都有一个小木箱置放。
羊粪砖则是经过上一个冬天的使用后,老营盘上留下的地皮。由于羊群踩踏什么的,加上羊尿和上泥土等,就像城里摇的煤球要掺黄土似的。在入冬前就去用铁锨挖成一块块长大的方砖状,一块块码放好,等到了大雪封山把家(就是蒙古包了)搬来后,就可以用了。
好像必须得是冒浓烟的事物才有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