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摇篮-呼伦贝尔大草原之二
难中接应
呼伦贝尔草原的牧区大都是原始的游牧生活,一年中要不断地转移牧场,以保证畜群的饲养和草地的轮流休养。那年冬天,我跟一牛群户放牧,这个户大叔是党员去场部参加学习班,只有母女俩。在一个草场停留之后需要转场到另一个草场,早晨大约三、四点钟人们开始收拾行装,先是煮牛肉下面条,吃过牛肉面和奶茶。然后有别的包的男人过来帮助拆卸蒙古包、牛圈护栏,装生活用具,差不多每家要有十二、三辆勒勒车。这样一个游牧组大约有五、六户一起搬家,大家就像支前民工队,牛拉勒勒车,顺一个方向向前走去。车轱辘是用桦木围成一人高,每个轱辘碾在雪地里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犹如奏不完的交响曲。开始我还以为是阿木古朗镇的广播喇叭传来的音乐,可一想,阿木古郎镇在几十里地之外不可能。
我的任务是赶牛群到新场地。刚开始还行,骑着马圈着牛群往前走。后来,被我赶成了单线部队,犍牛(公牛)在先走得最快,年轻的牛在中间,一边走一边吃草,后边的是母牛一边走一边照顾小牛。人家的牛群走一群,我的牛群走一趟线,前边的犍牛赶到了人家的牛群,后边的小牛落在后面的牛群,不时有赶上来的牛群,人家帮我把牛赶到一起。由于我不会放牛,牛走得很慢,一户一户的牛群都过去了。我发现有一只小牛腿不知什么时候瘸了,卧在路上不走,母牛也不走。由于牛群已经散了,最前面的牛我根本看不见,想丢下小牛赶大牛,一想不行,丢了小牛怎么交代?顾不了前面的牛了,我就守着这一对母牛和小牛。太阳落山了,只有漫天的白雪。又害怕有狼来,盼着它们俩还能走,只要走就不怕。突然,远处隐约出现了亮光,一闪一闪,“啊,狼真的来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亮光逐渐地近了,亮光在摇晃,是几个牧民大叔(其中还有一个被打倒改造的牧主)骑着马打着手电,沿着散了的牛群帮助我来了。此时此刻,我心里涌起一股热流,当时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想 “狼”你来吧,我不怕你啦。
楼主好福气,困难的时候总有人来相助,多好的牧民,真为您高兴。
这倒是!问题是牛群是最难掌握其每天动向的,所以不好放!老兄大才!兄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