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72年春末夏初时节,我搭机运连的车从团部返回乌不浪口。路过德令山东边的三岔路口时,被两个左臂上戴着红箍,背着步枪的民兵把车拦下,说要检查。司机问:“检查什麽?”民兵说:“查于XX”。“于XX是谁?”“巴盟前指总指挥”。“你们认识吗?”“不认识”。“有照片吗?”“有通缉令,上边印着于XX的像哪”。
回到乌不浪口,我发现在河槽西边的三岔路口处骑兵团的士兵已经设了卡,有三个当兵的在检查来往车辆,其中两个拿着半自动步枪,一个腰间挎着手枪,像是个带班的。凡是开往后山的车辆都是重点检查对象。
这天上午,一辆军用北京吉普从五原方向疾驰而来,从车牌上看是巴盟前指的车。站岗的士兵举起手中的小红旗,示意停车检查。没想到北京吉普不但未减速,反而加大油门想冲过去。带班的军人见情况不好,迅速拔出手枪朝着天上“啪啪”就是两枪。吉普车一个急刹车,停在了岗哨前。停车后吉普车司机往对面山梁上望去,立刻吓出了一身冷汗:就见山梁上架着一挺轻机枪,两个当兵的爬在机枪后边,瞄准了这辆汽车。如果再不停车,肯定就是一梭子。
巴盟前指与巴盟军分区的关系一直不好。前指总指挥叫于XX,是野战军驻大同的63军副军长;巴盟军分区是个师级架子,是地方部队,前指的人一直不把军分区放在眼里。在乌不浪口设卡的是军分区骑兵团的,前指的人自然没把他们当回事,才发生上述一幕。当然,车上并没有于XX。
据我一个当时在巴盟军分区当兵的同学讲,类似事件在潮格旗(现在的乌拉特后旗)也发生过。在潮格旗有一个空军的雷达站。雷达站的一辆汽车修理后在荒滩上试车。负责追捕于XX的解放军战士从望远镜里发现一辆军车走走停停,怀疑是于XX要越界逃跑,就向上级作了汇报。上级指示,必要时可将其击毙。解放军战士埋伏在汽车前方,待汽车离近后,一梭子冲锋枪打了过去。军车被打懵了,停在原地动也不动。战士们围过去才发现是空军的车子。幸好子弹没有打着人,只是把车身打成了筛子眼。
后来听说,于XX在任巴盟前指总指挥期间,因生活作风问题被人告发,调回部队准备处理。于XX认为是军政委有意整他,拿着一把手枪闯到政委家想打死政委。经验丰富的政委没开门。于XX只好隔窗朝屋里打了一枪。听到枪声,副政委家属开门想看究竟,被于XX打个正着。于XX杀人后立即逃跑。由于他曾在巴盟前指任总指挥,对巴盟边界一带很熟悉,上边怕他从巴盟越界逃跑,就在巴盟地区加强了封锁。于XX被围追堵截,无路可走,最后在麦地中自杀身亡。
不会,看见你们觅得桃源,来享受一下和谐和快乐.
大漠:你们那边是哪里啊?
和这边链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