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9月17日,我们的学生时代结束了。随着工宣队进校,在校外游荡多日的学生陆续回到了学校。说是复课,一天文化课也没上,整天的斗批改。说白了就是文革派性斗争的继续。直到一个“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大批的学生几天之内全部离开了学校。那时的人也真听话,我们学校只用一周时间就落实完从初二到高三五届学生的下乡前的所有工作,比如交户口本,粮食本,拿发的票买胶鞋,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那个年代买什么几乎都要票]。同学们都把自己很简单的行李和生活用品准备好,就等往学校集中了. 9 月17日一大早,全校的下乡学生都把行李按班集中在一起。当时满操场都是行李堆,到处是乱烘烘的,很多家长都到学校送孩子,对就要离开家的孩子做最后的叮咛, 很快从厂矿抽调的大卡车陆续来了,各班都集中把自己班行李装上卡车,都装完车,人也站到车厢里,大喇叭叫到的班级的车缓缓启动了,送行的家长和亲友们相跟着边挥手送别,看到有的家长忍不住落泪, 同学们心里都不好受。整个场面真象战争年代队伍上前线,此刻我不由得想起〈兵车行〉里的诗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哭声直上千云霄...... 。别了,我的母校,别了,我的学生时代。四十年过去了,当时校的场 面真的无法忘记。
现在想想离校的场面,我感觉是模模糊糊,懵懵懂懂,可能是没有父母的关系,只有年迈的姥姥领着幼小的妹妹送我到学校,然后我就上车走了。不像楼主感触那么深,现在想起来是不是觉得傻呼呼的。
现在想想离校的场面,我感觉是模模糊糊,懵懵懂懂,可能是没有父母的关系,只有年迈的姥姥领着幼小的妹妹送我到学校,然后我就上车走了。不像楼主感触那么深,现在想起来是不是觉得傻呼呼的。
不是傻呼呼的。那时的人都已经麻木了。从国家主席到开国元勋,从知识分子到贫民百姓。都被一种......统治着。......挥手我前进!就是这样。
你的姥姥,当时一定很痛苦,很无奈。而你的妹妹,我想她觉得一定很好玩。准在想:我什么时候,也和姐姐一样,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那?单纯幼稚的小妹妹啊。
不是傻呼呼的。那时的人都已经麻木了。从国家主席到开国元勋,从知识分子到贫民百姓。都被一种......统治着。......挥手我前进!就是这样。
你的姥姥,当时一定很痛苦,很无奈。而你的妹妹,我想她觉得一定很好玩。准在想:我什么时候,也和姐姐一样,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那?单纯幼稚的小妹妹啊。
梧桐树:你说得既深刻又准确。只有经过那个年代的学生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因为从那时起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几乎就成了空白,其影响已经不是一代人的事了......。
梧桐树:你说得既深刻又准确。只有经过那个年代的学生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因为从那时起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几乎就成了空白,其影响已经不是一代人的事了......。
后患无穷。咱们都是过来人,所以“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多次说过:但愿这种事不要再发生了。那么当年我们那一代人的牺牲,就是值得的。才能真的做到无怨无悔。
不是傻呼呼的。那时的人都已经麻木了。从国家主席到开国元勋,从知识分子到贫民百姓。都被一种......统治着。......挥手我前进!就是这样。
你的姥姥,当时一定很痛苦,很无奈。而你的妹妹,我想她觉得一定很好玩。准在想:我什么时候,也和姐姐一样,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那?单纯幼稚的小妹妹啊。
朋友:您说的太对了,感动,谢谢!
朋友:您说的太对了,感动,谢谢!
你我都是过来人。所以能够想到一块。说到一块。不知小妹妹,下过乡吗?
但愿别像你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