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再见了青春岁月(下乡回忆录十五)搞 鱼

1楼
老井1 发表于:2013/3/1 10:41:00
            搞  鱼  (下乡回忆录十五)

      老井小时候家境贫寒,从小就跟鱼结了缘,只要是捉鱼,不管什么方法,老井都爱。老井生性冥顽,到农村后,没事就和鱼较上了劲。
    我们村前有一条小溪,直通洣水河,每到涨水时节,总有些不怕死的鱼逆流而上。水退了,这些鱼就留在了小溪流大大小小的水潭里。当地还有两种小鱼,叫“荷包鲴”“车子鲴”,长不过三寸,特别灵活,徒手是无法捉到的。当地不少农民用农药闹鱼,不过老井知道,农药药死的鱼,有股气味不好吃,还对人有害处,我从不搞农药闹鱼。
    根据“浑水摸鱼”的道理,于是老井“发明”了黄泥闹鱼的方法。如果水太浑,鱼受不了,都会浮到水面来呼吸,这时下手就事倍功半了。
    找到鱼较多的水潭,在下游安放好“竹籇”(一种捕鱼的竹制渔具,一头大口,内装倒刺,鱼进去了就不能出来),挑来一两担黄土倒进水里,使劲把水搅浑,鱼儿就悉数擒来。碰上大一点的水潭,一个人是无法把水搅浑的,老井几颗水果糖能把村里的孩子引来,光屁股在水里搅,同样一条也跑不了。
    每年清明前后,大河里的鲇鱼会逆水到小溪里来,可你是无法捉到的,于是老井“发明”了竹卡钓。选弹性很好的竹子削成很薄的竹片,鱼线栓在中间,两头弯到一起,穿上大蚯蚓,鱼线另一端栓在溪边的小树上。吃完晚饭去放钓,一夜放上十来根,第二天一清早去收钓,每每总有收获。竹片毕竟太原始,老井后来找来钢丝,再在两端用火煨出向外的弯钩,这样只要它吃食,就很少有漏网之鱼了。
    不过这样小打小闹,搞到的鱼毕竟有限,跟炸鱼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那年月农业学大寨,到处搞农田基本建设、修水库、修机耕路,雷管炸药很容易搞到,炸鱼是年轻人常干的冒险活。
    记得一次入了冬,几个村里小伙子邀老井去炸鱼。那天天很冷,下了霜,我们几个来到河边,先找来干树枝堆在河滩上作好上来烤火的准备。点炸药这个事他们谁都不愿干,最后推给了老井,大家言明,点火者可以少下几次水。初生牛犊不怕虎,老井还是颤颤兢兢点着引信,把炸药扔进了水里。这一次收获颇丰,每人分了二十来斤。不过老井以后再也不干这样的傻事了。
    鱼的诱惑太大,老井又琢磨开了,开始设计“定时炸弹”。老井从公社卫生院找来护士割安培的小砂轮,在手电泡上开一个洞,在灯泡后引出两根电线,把引信里的硝药灌到灯泡里,将它和雷管连接起来,用胶布缠紧,再插到装满炸药的瓶子里,用蜡封好瓶口。把这个装置先放到水里,起爆时用电池一碰,十拿九稳,安全得很,起爆前在炸药点投上些诱饵效果就更好了。
    好多年了,老井一吃鱼就想起那些搞鱼的往事,现在想起来都害怕,那引信才一寸来长啊!刻骨铭心啦。

2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13/3/2 9:28:00

自幼喜爱捕鱼技,

想方设法来得利,

技巧多样收获大,

只是危险没在意。

3楼
晓寒 发表于:2013/3/2 10:50:00

 现在的孩子可能只能才图片和电视片中认识什么是小溪了。离开农村几十年了,月光下,泛着银光的小溪,清凌凌的流水不会忘记,却再也见不到了。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