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割了11块肠息肉。
在病房里蜗居了十五天,手术用了近三个小时,术后输了五天营养液,看了四本书和两个美国长篇电视连续剧(在爱派上),写了五个小孩一个护士,偷偷溜出医院解馋两次 ---- 此为这次住院情况的主要情况。
说说我为什么想起写孩子的事吧。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 黄帝传》中,是这样介绍黄帝的: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没举实例),弱而能言(在襁褓中就能说话。大家信吗?谁都信这时的孩子能哭,或哼哼。如果说能说话,就有点恐怖了。)幼而徇齊(机灵),长而敦敏(诚实,反应快。)成而聪明。
司马迁在这一段中,除了说成年后的黄帝聪明外,分别说的是黄帝在婴儿和童年及少年时的情况。有的地方可信,有的地方不可信。不知道不可信的地方司马迁信不信,反正他那样写出来了。
下面我写写几个孩子的事,这些事都是真的,没有‘弱而能言’那样的杜撰:
一、推理错误
自我孙子小亿和能够独立行走那天起,就标志着他在没有“尿不湿”装备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滴、随心所欲滴想把尿滋在哪儿就滋在哪儿。
这还不算完,滋完尿后,他还要在那滩尿上反复跺上几脚,才肯离开。---- 这个动作跟他爸爸小时候如出一辙。
太太说:“既然他们父子在同一年龄阶段,有着同一行为模式,由此推断:你这个当爷爷的,小时候肯定也是这个德行。”
为了验证这个推理是否成立,我打电话问老娘:我是否真的为两个后代开创了这样一种撒尿模式?
老娘坚定滴说:“你小时候不这样。但撒完尿以后,不是用脚去跺,而是用手去拍!”
我晕!
二、惜语如金
现在我小孙子亿和一岁又三个月了。如果他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而爷爷奶奶在家,你问他:“妈妈在家吗?”
“蜜(没)有。”他答道。
“那你爸爸在家吗?”
“蜜有。”
如果你接着问:“你爷爷(或奶奶)在家吗?”
显然,他对这样一目了然的问题有点懒得回答,他会头也不抬地,直接举起小手朝爷爷奶奶所在的位置给你指一指就拉倒了。
还别说,我挺希望这个小家伙长大后能够这样:做到惜语如金。
三、幼而敦敏
去年某日晚,我去幼儿园给老师们上书法课。
在走廊上,碰到一个看样子也就是四岁左右的男孩。
他上下打量了我一下,警惕地问道:“你是谁?”---- 声音低沉有力。
“我是来教你们老师写字的人。”
“哦,”小男孩变成了一副笑脸,说,“我知道了,你是老师的老师。”
上完课,李院长开车送我回家。路上,我把跟小男孩的对话给她学了一遍。她笑完了说,那个小男孩叫坤坤,上幼儿园前,其父母忙着做生意,把他交给七十多岁的奶奶带,因此来幼儿园时,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现在不仅会说话,表达能力也极强,在班里还是个首领型的孩子呢。
四、不是他杀
莉莉老师的“苗苗班”有个鱼缸,里面养了许多条金鱼。
某天,莉莉老师看见津津小朋友正在往鱼缸里面添鱼食,怕添多了,就走进了鱼缸。结果,发现缸里面死了一条小金鱼。于是,她拿起小笊篱,边往外捞那条死鱼,边跟津津开玩笑说:“是不是津津喂的鱼食太多,把小金鱼给撑死了?”
没想到,津津冷静地分析道:“老师,这条鱼是自己不想活了。它一定是自杀的!”
五、人小鬼大
(全文完)
兔子弟,你住院我也没去医院看望,我觉得以你的人脉与声望,前去医院探望的一定很多,一半会儿轮不上我,我还是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吧。果然不出我之所料,你住院也没闲着,这不第一时间就把关于孩子的文章发上来了,实践证明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说法是千真万确的。尤其是兔子弟这样很有性格有很有胸怀的人更是不会有事的。
顺祝暑安!
滋完尿后,他还要在那滩尿上反复跺上几脚,才肯离开。---- 这个动作跟他爸爸小时候如出一辙。
太太说:“既然他们父子在同一年龄阶段,有着同一行为模式,由此推断:你这个当爷爷的,小时候肯定也是这个德行。”
为了验证这个推理是否成立,我打电话问老娘:我是否真的为两个后代开创了这样一种撒尿模式?
老娘坚定滴说:“你小时候不这样。但撒完尿以后,不是用脚去跺,而是用手去拍!”
我晕!
哈哈哈哈......,什么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看小亿和的表现就知道了,他知道用脚跺尿比用手拍尿有太多的好处,解气、效果好、手不疼。
千帆,这次住院,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中知网居然有这么多的朋友来看望我!
在下不才,承蒙诸位大爱若此,实在是有些诚惶诚恐,我这人的特点是说话直,所以生怕今后会说错什么,做错什么,有对不住大家的地方。
我早说过,我和知青是同代人,我跟大多数知青所思所想都差不多。自豆豆动员我到中知网后,几年了,四年了吧?自自然然地和大家处出了感情,也催发我写了如此多的文章。---- 人就是这样,大家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有的说了。如果我没来这里,这几年写出的文章(包括讲书法的那些文章)恐怕要减去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二还要多。说白了,在中知网待着,挺治人的懒惰之病。
谢谢千帆对我的鼓励,现在来了不少学生,先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