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都来做个中国梦!

1楼
兔子念经 发表于:2013/11/27 18:08:00

到邯郸旅游,有一处景点是必去之处,即“黄粱梦吕仙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招牌.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唐代有个叫沈既济的人,写过一个叫《枕中记》的故事:说在唐开元七年,有个叫卢生的青年,遇到道士吕翁,睡在吕翁给他的瓷枕上,梦中娶妻生子,官运亨通,蒙冤昭雪,显赫一世,直至终老。醒来一看,吕翁仍坐其旁,而此时,店家的黄粱米饭尚未蒸熟。

 

这个吕翁据说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他让卢生做这么一个梦的目的,是警示后人正确看待人生,活得豁达一点。

 

因为这个故事有神仙,也有世间常人,于是古邯郸人就在此处建了这么一个“黄粱梦吕仙祠”。进祠后,大家会看到这样一个说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旅游指南.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吕仙祠正门口的匾是启功先生写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启功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中国,给古寺古观写匾的传统要求是从右往左写,而启功先生这个匾却是从左往右写的。我觉得这个匾,启老原是从右往左写的,刻匾的时候却硬给反过来刻了,结果看上去没了协调感 ---- 因为那个“古”字,跟左右字的关系很别扭。可如果把这四个字由右向左反过来摆,不仅“古”字不别扭,这行字也看着顺畅了。

 

此外,请大家注意,这行字还是打了节奏的,即按照“重轻、重轻”的节奏写的。

 

下面,我们再看看欧阳中石先生在正殿门楣上写的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欧阳中石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殿南门楹联.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大家看清楚了没?欧阳中石先生是按传统要求,即从右往左写的匾。除此以外,他也打了节奏,但是跟启老相反,是按照“轻重、轻重”的节奏写的 ----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澤”、“蒼”两字比“沛”、“生”两字的笔画多嘛。此外,还请大家留意,四个字有两次出现“三点水”的偏旁,欧阳老都做了不同的处理,这就是书家跟常人写字的不同之处:尽量避免雷同。

 

门口那两幅楹联是沈鹏先生写的行草书。不知这个对联是沈老自己拟的,还是写别人的,总之,上下联平仄关系正确,词性统一,内容也不错:

 

蓬莱仙境蓬莱客,

万世儒风万世诗。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即此祠是吕仙祠,即道观。道,非儒也。一个系统讲的是如何出世成仙,一个系统讲的是如何入世为贤,故不知沈老何以在一个道家之地,扬起“儒风”耳?

 

在殿门对面的砖墙上,有这样四个古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蓬莱仙境.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问导游这四个“飞白”书是谁写的,她说前三个是清朝前的古人写的,那个“境”字是乾隆帝补写的。我问的确有此事吗?她说:都这么说。

 

“都这么说”算哪一说?解释若此,那就算都是传说吧。

 

进了祠,还真没有进了仙境的感觉。但是那处荷花塘,倒是给了游人一些幽幽的秋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秋荷.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黄梁梦吕仙祠”还看到一些不错的字,我都给大家发上来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正阳帝君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工柳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吕仙祠 白鹭仙踪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 卢生祠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邯郸 黄粱梦 董寿平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来我还想发上来书法家谢冰岩的一幅楹联,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就是发不上来,那我把这幅对子就抄给大家吧: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此文发到这里就打住吧。我希望大家有机会去邯郸看看这个景点,观荷赏字,跟着卢生做做梦,醒来后再看世间人和事,就有了从容,有了淡定。

 

(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7 22:42:36编辑过]
2楼
金色童年 发表于:2013/11/27 18:56:00
坐沙发看梦。有梦好,无梦更好!
3楼
千帆过 发表于:2013/11/27 20:10:00
   黄粱梦吕仙祠是个好去处,且不说祠内许多书法大家的墨迹让人一饱眼福,单就黄粱美梦的传说也足以让人受到启发。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仔细琢磨吧,琢磨透了,活得就不会那么累了。

4楼
兔子念经 发表于:2013/11/27 22:41:00

那就祝童哥无梦!

 

“仔细琢磨吧,琢磨透了,活得就不会那么累了。”

 

---- 帆哥,有些人就是做不到,你还让他们琢磨?他们既没那个智商,也没那个情商,你还提醒他们干啥?多余!

 

 

5楼
龙行天下 发表于:2013/11/28 8:07:00

邯郸黄粱吕仙洞,

众多大家书法拥,

漠公一一详介绍,

众友纷纷品味中。

6楼
兔子念经 发表于:2013/11/28 11:35:00
共享共享,龙哥!
7楼
麻沙老农 发表于:2013/11/28 12:32:00
赏名家书法,观行家点评,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8楼
闲人一个 发表于:2013/11/28 14:27:00
梦里南轲,生死若何......
9楼
千帆过 发表于:2013/11/28 19:07:00
             帆哥,有些人就是做不到,你还让他们琢磨?他们既没那个智商,也没那个情商,你还提醒他们干啥?多余!
    兔子兄弟说话就是一步到位。
10楼
梧桐树 发表于:2013/11/29 21:37:00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我孤陋寡闻。不知此联,是否为谢先生所创。

         但谢先生能够撰写。也是参透了人生。

 

共1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