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那蹉跎岁月,有人说为什么要感谢她呢?难道把我们折腾的还不够麽?是啊!是把我们折腾的够呛了都过40年了,我们还是念念不忘,但是我们还是要感谢她。
对待这段历史,就象对待我们的亲生父母和出生地一样,是优越,是艰苦,是富有,是贫穷,我们都不能选择,所以也没有怪罪的必要,是注定的,是我们不可更改的过去时光,更是我们有限生命的一段组成部分。我们从她的哺乳中走来,我们鲜活的血肉带着她的基因,烙着她的印痕。不用管那基因和印痕能不能带给我们力量和保佑,就冲她五冬六夏,含辛茹苦把我们带大,我们都应该朝着那逐渐老去,逐渐淡出的背影喊一声:“我爱你!真的很感谢你!“
是的,我们必须谢她,由衷的感谢她!不必去探究当年是被命运抛掷;还是被强力驱使,反正铁的事实是:从这片边疆的黑土地接纳我们的那天起,我们就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用乳汁沃养了我们年轻的躯体,她用风雪磋磨了我们顽强的意志,她用广博扩充了我们博大的襟怀,她用浑朴打造了我们真诚的人格。通过她,我们得以亲近了大自然,亲近了劳动,亲近了工农,亲近了艰苦,亲近了彼此。这五个亲近,就象母亲的五个手指一样,轻轻捏柔着我们的臂膀,使之坚厚有力;深情摩挲着我们的脸庞,使之容光焕发;悉心整理我们的衣襟,使之端正整洁;款款指引着前方的行路,使之坦荡通达。如今,这五个亲近还在,而它们本身却或多或少疏离了我们,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我们至少不应该忘掉这些根本;如果可能的话,要靠拢它回归它。至少,亲近彼此,不能忘。40年前我们同乘北去的列车,40年后我们再聚首,心无芥蒂,语无挂碍,清酒香茶,围炉夜话,带给我们融融暖意,煦煦光明。
感谢那蹉跎岁月,我们还是要感谢她!
我的朋友答《爱恨列车》:
想当年,爱恨列车满载着稚气未脱的热血青年,风驰电掣一路北上,奔向那富饶广袤的三江平原。从此,我们拥有一个相同的曾用名,那就是“知识青年”;北大荒就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一个心灵可以安歇的驿站。
在那里,我们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任寒风刺骨,飞雪割面,任蚊叮虫咬,老鼠成患。
在那里,我们也享受了大丰收的甘甜:看麦海翻金浪,大豆花飘香,看碧草映蓝天,彩蝶舞蹁跹;听机器轰鸣,看钢花飞溅,小立铣站成排,大拖车铺成片,更有那杆杆钢枪寒光闪。大地换新貌,工厂展新颜。
在那里,我们也曾忍受过心灵的熬煎:有时会孤独困惑,迷惘忧烦,不知心系何处?不知路在哪边?心结谁来解?苦闷向谁言?
在那里,我们还经受了政治风暴的历练:潮起潮又落,风云多变换,颠倒的黑白,突发的冷箭,把我们推上史无前例的风口浪尖。我愿意相信,纵然观点相左,却都是真心一片。经历过这一切,我们才算真正成年,一颗平常心,得失付笑谈,悠然闲庭信步,坐看云抒云卷。
在那里,我们更结识了一群挚友伙伴,师傅如父兄,同伴手足般,甘甜同分享,苦涩共承担,不抛弃不放弃,也是我们的共同誓言。
当年轮画出第四十一个圆,爱恨列车带我们走到了今天,把过去经历的一切都当作财富吧!爱恨列车将继续承载着我们,呼啸驰骋一路向前,奔向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让我们用余下的生命,再谱写一首爱的诗篇!